阳光透过办公室的百叶窗,在李逸风的办公桌上洒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此时的他正全神贯注地审阅着关于 “科文奖” 筹备工作的最终方案,这份方案被精心装订成册,封面上 “科文奖筹备工作最终方案” 几个烫金大字熠熠生辉。
李逸风缓缓翻开方案,第一页便是活动的整体框架,其中关于奖项设置的内容尤为吸睛。
在科技领域,“科文奖” 设立了前沿科技创新成果奖,该奖项细分为基础科学创新奖、应用技术突破奖与跨学科融合创新奖。基础科学创新奖旨在表彰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领域,有开创性理论突破的科研人员。
其获奖标准极为严苛,要求成果必须是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的,在科学理论、学说上具备重大创见,能够推动学科发展的根基性研究,例如对宇宙未知基本粒子的首次发现与深入研究,或是在生命科学领域对基因编辑底层机制的创新性突破等。
应用技术突破奖则侧重于奖励那些在信息、材料、工程技术等应用领域,将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解决了重大现实问题的团队或个人。像是研发出新型高效储能材料,极大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或是在通信技术领域实现了超高速、低延迟的信息传输技术革新等成果,都在该奖项的考量范围内。
跨学科融合创新奖鼓励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携手合作,攻克复杂难题。从生物医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利用 ai 技术辅助疾病诊断与药物研发,到环境科学与材料科学的结合,开发出可降解、无污染的新型建筑材料等,此类打破学科壁垒、带来全新解决方案的成果,都有机会角逐这一奖项。
文化艺术领域的奖项同样丰富多元。
极具创意的文化艺术创作奖涵盖了文学创作奖、视觉艺术奖、表演艺术奖以及文化传承创新奖。
文学创作奖面向全球范围内的作家,无论是在小说、诗歌、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上推陈出新,创作出具有深刻社会洞察与独特艺术风格作品的创作者,还是在新兴文学形式,如网络文学、互动式文学等领域引领潮流的先锋作家,都有机会获此殊荣。
像以独特叙事手法展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