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踏入中院的门槛,李辰溪便看到了顾师傅他们正忙得不亦乐乎,他赶忙上前,热情地派发香烟。
这些日子他买了不少烟,虽然自己不常抽,但总乐意与人分享。一支烟下肚,大伙儿干起活来似乎更有劲了。
中院的妇女们见到李辰溪回来,纷纷热情地打招呼。
她们可都记得,之前正是从李辰溪那里买到了“低价”的玉米粒,这才大大缓解了家里的困境。这份恩情,她们都默默地记在心里。
“辰溪啊,咱们院里就属你最有出息了!”二大妈夸赞道。
李辰溪被厂里嘉奖表扬的事情,早已在整个院子里传得沸沸扬扬。
昨晚,院子里那些与李辰溪年纪相仿的青年,都被家里人好好地“教育”了一番。
“辰溪这孩子啊,打小看着就机灵,脑瓜聪明得很!”又一位大婶点头,跟着应和道 。
李辰溪听着这话,心里有点五味杂陈。这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还有点刺耳呢?
这不是棒梗他奶奶的台词嘛!哎呀,他可受不起这种“五星好评”啊!
于是,李辰溪赶紧应付了几句大妈、大婶们的话,巧妙地岔开了话题,生怕自己被贴上“打小就聪明”的标签。
恰在此时,后院的三大妈踱步过来,告知李辰溪,他交代要做的东西,今天就能完工。
“对了,你三大爷让你赶快回厂里一趟,听说有领导找你。”三大妈补充道。
她满心都是羡慕,暗自嘀咕,自己咋就生不出这般优秀的孩子呢?她膝下四个孩子,老大和老二跟李辰溪年纪相仿。
老大虽说也在钢铁厂上班,进厂时间比李辰溪还早,可到现在还只是个学徒。
老二呢,是个靠搬煤糊口的散工,一天拼死拼活才挣七毛钱。跟李辰溪一对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
“好,知道了,三大妈!谢谢您呀!”李辰溪感激地说道。
随即,他便出门往钢铁厂赶去。
路上的时候,李辰溪碰到了院里的哥们李友德。他们曾经是同学,关系很不错。此时的李友德灰头土脸的,看起来有些疲惫。
李辰溪记得,李友德没个正式营生,在外面靠扛大包当散工,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