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1958,我有一个百货超市 > 第142章:请放映员(1/4)
    现如今,人民币的购买力还是挺强的,大概25元人民币就能兑换1美元。

    当然,如果是在黑市交易,25元人民币肯定是买不到美元的。

    前面也提到了,我国的外汇储备相当紧缺,通过正规渠道获取外币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么说吧,你要是拿着外币去买东西,那可是不用票的。

    由此可见,外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鼓励海外华侨向国内亲友带回外汇,国家甚至在1960年和1982年发行了一种特殊票证——“侨汇券”,只有侨胞、侨眷才能享用。

    凡是从境外带回外币,折合人民币达到100元的,就可以凭“侨汇券”额外获得6公斤粮食、1公斤食油、2斤白糖、2斤鲜肉和10尺棉布的供应。

    可以说,在那个年代,外币就像是万能券一样,很多人民币搞不定的事情,外币却能轻松搞定。

    “就这个发明,也值55万美元?”陆国富惊讶得合不拢嘴。

    真的很难不震惊。

    一百多万人民币啊!

    他根本无法想象那是一笔多大的巨款。

    在这个年代,万元户就已经是大家眼中的富裕之家了,更何况是一百多万呢?

    李辰溪笑着解释道:“虽然这项发明的专利被铅笔公司以55万美元买断,但它的实际价值肯定远不止这个数。

    商人嘛,是不可能做赔钱买卖的。

    当然啦,在我们国家,是不讲资本主义那一套的。”

    实际上,有些发明看起来确实很简单,甚至给人一种一看就会、完全没有技术含量的感觉。但只要它受欢迎、消耗量大,那么它的价值也就水涨船高了。

    李辰溪心里清楚,就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产品是这样的——便利贴。

    没错,便利贴也是一项发明。

    原本科学家们是想研究一种黏性很强的胶,结果却意外地得到了一种黏性较弱的弱胶。

    正当大家为此感到沮丧的时候,3公司的富莱却从这次实验中发现了它真正的价值。

    后来,富莱凭借这个发明赚取了几十亿美元的商机。

    据说,便利贴在刚被生产出来时,销售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