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春怀揣着些许郁闷的心情,脚步略显沉重地朝着老支书和大队长所在的地方走去。
一路上,他脑海里不断回响着李辰溪跟他说的那些话,心里既纠结又无奈。到了目的地,他见到老支书和大队长正围坐在桌前,讨论着村里的事务。
“老支书,大队长。”李大春走上前,声音里带着一丝低落。
“咋啦,大春?看你这脸色,像是有啥烦心事?”老支书放下手中的笔,关切地看着李大春。
李大春叹了口气,一五一十地把从李辰溪那里听到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两人。
老支书和大队长听完,对视了一眼,瞬间明白了李辰溪的心思。这孩子,向来实诚,不想占村里哪怕一丝一毫的便宜。
“这辰溪,就是太见外了。”大队长感慨道。
“可不是嘛。”老支书点了点头,“咱可不能让他吃亏。大春,你赶紧带十来个人,去那个山洞把木料都搬回来。咱可不能辜负了辰溪的好意。”
李大春听了,连忙点头,转身出去召集人手。老支书和大队长则带着村里经验丰富的木匠,一同前往李辰溪家,打算好好商量商量那批黄花梨木的事儿。
到了李辰溪家,众人寒暄一番后,木匠率先开口,他皱着眉头,斟酌着言辞说道:“按说呢,在以前,黄花梨木那可是金贵得很呐,随便一块都价值不菲。可如今这世道,古董都不值几个钱了,更别说这木材了,现在市面上,黄花梨木的价格也跟着一落千丈。”
李辰溪听了,微微点头,说道:“那就按现在的市场价来。等木料都搬回来,麻烦您去估个价。
我明天正好要回城里,开着货车,运出去找买家也方便。”他一边说着,一边在心里盘算着后续的事情。
没一会儿,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这事儿就谈妥了。
本来也不是什么复杂的大事,双方都怀着诚意,互相礼让,没有在价格上斤斤计较、反复扯皮,自然而然地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吃过午饭,日头渐渐西斜,塑料膜厂的人才慢悠悠地开着车进了村。他们一共来了三辆车,车上满满当当装的都是聚乙烯薄膜,按照约定,这些塑料膜将用来交换李家庄的一车玉米。
塑料膜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