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溪望着这桶蜂蜜,微微皱起了眉头。由于没有现代化的摇蜜桶,他只能采用古老又繁琐的方法来提取蜂蜜。
在现代,取蜜可简单多了。人们只需把巢框稳稳地安入摇蜜机,接着快速摇动手柄,离心力就会发挥神奇作用,将蜂蜜从蜂巢里甩到桶壁上,再顺着桶壁流入桶中,最后通过细密的过滤网一倒,新鲜纯净的蜂蜜就可以享用了。
但摇蜜桶这东西,虽然制作不算复杂,却有其特定的设计用途。它是专门为蜂箱的巢框打造的,对于从野外获取的野生蜂巢来说,完全派不上用场。
面对眼前的困境,李辰溪无奈地叹了口气,只能回归传统方式。
他小心翼翼地将蜜脾放置在一个铺有干净纱布的大盆里。这蜜脾,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它其实就是蜜蜂精心筑造用来酿蜜的地方。
早在唐代,李商隐在《闺情》诗中就写下了“红露花房白蜜脾,黄蜂紫蝶两参差”的美妙诗句,可见蜜脾这个词由来已久。李辰溪拿起小刀,眼神专注,动作轻柔地对蜜脾进行切割。
随着小刀的移动,琥珀色的蜂蜜如同灵动的溪流,缓缓地滴落在盆内。
切割完后,李辰溪又轻轻地对蜜脾挤压了几次,这一操作既让蜂蜜与蜜脾更好地分离,又利用纱布完成了初步的过滤。
经过一番细致且辛苦的劳作,李辰溪终于将分离、过滤好的蜂蜜装入了三个罐子。他把最大的一罐端到奶奶面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轻声说道:“奶奶,这罐蜂蜜您和爷爷平时慢慢吃,对身体好。”
他心里清楚,蜂蜜虽好,但并非人人都适合。像婴儿,他们的肠胃还很娇嫩,难以消化蜂蜜中的某些成分;
糖尿病患者,蜂蜜中的糖分可能会导致血糖急剧上升;肝硬化患者,肝脏代谢功能本就较弱,蜂蜜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好在爷爷奶奶身体硬朗,适量食用蜂蜜能起到很好的滋养作用。
至于另外两罐蜂蜜,李辰溪早有打算,准备分别送给老丈人家和街道办的李姨家。奶奶听着李辰溪的话,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连连点头:“好,奶奶知道了,你这孩子,总是这么贴心。”
就在这时,院子里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年轻小伙匆匆跑进屋里,气喘吁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