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忠站在院子里,看着渐渐转凉的天色,心中暗自寻思着。
天气越来越冷,煤的消耗肯定会加快。
不仅自己家里需要煤,妹妹那边也同样缺不了。
想到这儿,他的眉头微微皱起,盘算着是不是该去买些煤储备起来。
这时,李辰溪从屋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张十元的纸币,递向李大忠,说道:“大忠,这是买煤的钱,你拿着。”
李大忠连忙摆手,脸上露出诚恳的神情,说道:“十六叔,使不得,我自己有钱。
您平日里帮我的已经够多了,再说煤也不贵,根本用不了十块钱这么多。
现在的煤,十公斤才一毛钱,买一块钱的就有一百公斤,够烧好长一段时间呢。
十块钱的煤,家里可放不下这么多。”
李辰溪却没有听进李大忠的话,只是笑着把钱和煤票一起塞进了李大忠的手里,然后轻轻推了推他,说道:“我有些困了,想回去睡会儿觉,不和你多说了。
这钱你就拿着,别再推辞了。
”说完,李辰溪便转身回屋,关上了门。
李大忠无奈地看着手中的钱和煤票,微微叹了口气,只好拿着东西往自己家走去。
到了下午,黄氏正准备去厨房做饭,刚走到灶台边,就被李大忠拦住了。
李大忠脸上带着兴奋的神情,说道:“娘,今天咱们别做饭了,去吃烤鸭吧!”
黄氏一听,脸色顿时严肃起来,眼神紧紧盯着李大忠,问道:“大忠,你是不是问你十六叔要烤鸭票了?”说着,她不知何时手里已经握住了一根藤条,那架势,仿佛只要李大忠的回答不让她满意,藤条就会毫不留情地落下去。
李大国是个直爽的人,见此情景,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大声说道:“娘,是我开口问十六叔要的烤鸭票,您要打就打我吧!我就是太想吃烤鸭了。”
李大忠也赶紧在一旁解释道:“娘,这张烤鸭票是十六叔给我的谢礼。
他让我帮忙买煤,觉得白帮忙不太好,就给了这张烤鸭票。
您难得来一趟城里,我就想着让您也尝尝好东西。
”李大忠心里想着,母亲平日里在村里辛苦操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