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去公社干活的人,听到李家庄的待遇后,一开始都眼馋得很,想去李家庄。
好在梁村长和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及时出面,耐心地劝说,才没让场面失控,避免了一场尴尬局面。
正说着话,老支书迈着稳健的步伐来到了李辰溪家。
他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棉袄,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说道:“辰溪,徐工程师,饭已经备好啦,咱过去吃吧。”
李辰溪应了一声:“好嘞,我们这就过去。”说罢,他从一旁拿起一瓶酒,那酒的包装虽然简单,但透着一股质朴的气息。
他本想邀请老爷子和奶奶一同去,可老两口执意不肯。
老爷子摆了摆手,说道:“我们又没为水库建设出啥力,去凑这热闹干啥,就在家里随便吃点就行。”老支书也知道李辰溪家平时伙食就不错,便没再勉强。
前往饭堂的路上,经过学校时,只见一群孩子排着整齐的队伍,正兴高采烈地领取棉衣。
冬日的寒风中,孩子们的小脸被冻得通红,但他们的眼睛里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学校的操场上,几面破旧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徐向北看到这一幕,心中不禁暗暗感叹,再次意识到自己还是小瞧了李辰溪的能耐。
这么多棉花和布,他究竟是从哪儿弄来的?而且,还专门给村里的孩子们做棉衣。
再想想自己家,棉花票少得可怜,就算想给家人做件新棉衣,都凑不够棉花。
眼瞅着冬天就要到了,家里人还在为过冬的棉衣发愁呢。
李辰溪瞧出了徐向北的心思,心中默默盘算着,看来等会儿得想办法给他再添点东西。
老支书也看到了孩子们领棉衣的场景,不过村里的棉花和布都是李辰溪弄来的,他有心帮忙,却也无能为力。
徐向北盯着孩子们看了足足一两分钟,才回过神来,跟着众人继续往饭堂走去。
来到饭堂,村民们已经开始用餐。
饭堂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热闹非凡。
今天的伙食格外丰盛,加了不少肉菜。
以往一碟菜里就两三块肉,根本不够分,如今大家终于能敞开了吃,手快的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