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喜庆氛围依旧如同轻柔的薄雾,弥漫在李家庄的每一个角落。
没过多久,来福便像一只欢快的小鹿,带着弟弟妹妹蹦蹦跳跳、兴高采烈地前来给李辰溪拜年了。
实际上,李旭强起初并不太想让孩子们去打扰李辰溪。
他想着大年初一的,大家都挺忙,也不想给人家添麻烦。
可来福这孩子,性格执拗得很,心里一直惦记着李辰溪平日里对他们的大方和照顾。
来福觉得,大年初一要是不来给李辰溪拜年,那可太可惜了。
他心里还暗自琢磨,说不定能从李辰溪这儿拿到一个大红包呢,肯定比父母给的要丰厚得多。
李旭强今年家里的经济状况稍微宽裕了一些,咬了咬牙,给了来福三兄妹每人一毛钱的红包。
要是放在往年,家里经济紧张的时候,最多也就给个五分钱,甚至有时候只能给一分钱意思一下。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大人们给红包更多的是图个吉利,大家的日子都过得紧紧巴巴的,每一分钱都得精打细算地花。
“大哥,新年好呀!”来福三兄妹一看到李辰溪,眼睛里瞬间闪烁起兴奋的光芒,紧接着,便脆生生地大声喊道。
随后,他们又恭恭敬敬地走到奶奶和老爷子面前,规规矩矩地磕头拜年。
那认真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
李辰溪早就料到孩子们会来,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将准备好的红包递了过去,温和地说道:“来福、来才、来芳,祝你们快高长大,往后可要好好学习,将来都能有大出息。”
每个红包里装着五块钱,这在当时的农村,可算得上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数目了。
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娶个媳妇可能也就花个十块八块的,这红包的分量不言而喻。
老爷子也在一旁乐呵呵地给三个孩子各发了一个红包。
虽说老爷子给的红包比不上李辰溪的丰厚,但也是他的一片心意。
毕竟亲孙子和堂侄孙,在待遇上还是会有所不同的。
李辰溪发完红包,又转身从屋里抓了一大把花生瓜子,递到来福他们手中。
孩子们接过花生瓜子,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