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支书正一头扎在村里繁杂的事务堆里,忙得不可开交。
就在这时,治安队的队员火急火燎地跑来,气喘吁吁地报告:“支书,不好啦,公社来人啦!”老支书听到这话,原本专注的神情瞬间紧绷,手中的笔“啪”地一声落在桌上,心脏也猛地跳动了几下。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公社的指示就如同高悬的明灯,照亮着村子前行的道路,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全村人的生计,老支书深知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有半分懈怠。
平日里,从他办公的地方走到村口,慢悠悠地晃悠着,大概得花上十几分钟。
可此刻,老支书心急如焚,双脚好似装了弹簧,迈着匆匆的大步,一路小跑。
一路上,他脑海里不断闪过各种念头,猜测着公社来人的目的。
路边的村民跟他打招呼,他都只是匆匆点头示意,脚步一刻也不停。
短短五分钟,他便风风火火地赶到了村口。
一到村口,老支书连忙整理了一下自己略显凌乱的衣衫,脸上瞬间堆满了热忱的笑容,快步上前,热情洋溢地说道:“同志,您好啊!欢迎来到咱们李家庄,一路奔波,辛苦了!”那笑容真诚而质朴,让人感受到他对来客的重视。
“老支书,您好!”林国怀赶忙回应道。
林国怀早就听闻李家庄有老支书和李辰溪这两位颇具能耐的人物,在村里威望极高。
此刻,他看到眼前这位精神矍铄、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沉稳的长辈,再结合其年龄,心中暗自揣测,这位想必就是大名鼎鼎的老支书了。
老支书带着几分好奇,眼中闪烁着探寻的光芒,开口问道:“同志,您这次大老远跑来,是不是公社有啥重要指示要传达给咱们村呀?”他一边说着,一边微微前倾身体,似乎想要第一时间捕捉到对方话语中的关键信息。
“老支书,您叫我小林就行。”
林国怀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说道,“其实也不是啥十万火急的事儿,公社的黄主任听说你们村养的鸡又肥又大,成果显著,特意派我来,琢磨琢磨你们的养殖法子能不能推广到其他村子,让大伙都能跟着受益。”
林国怀一边说,一边留意着老支书的表情变化,试图从中解读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