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婆子就接话道:“衣服做得不够多,是因为材料不够,你多费点心思收集鸭绒啊,这不是耽误赚钱嘛!”
听到这么赚钱,她都恨不得从哪儿多变点鸭绒出来。
江光理一听,还真是这样,衣服做不出来,可不是少了鸭绒嘛,但这事儿,他也尽力了,每天收鸭绒也没有停,但人家手里也没有啊,总不能为了鸭绒,特意把家里的鸭子杀了吧!
“这也没办法,各个村子都走了,人家手里也不多。”
“明年,我们家再多养些鸭子吧!”江树桩道。
苏婆子得了新衣服,少不得要出去显摆一下,现在这个天气,还不适合穿棉衣,但她也可以拿着衣服出去给人瞧瞧不是。
儿子这么孝顺,给他们老俩口买新棉衣,这等事情,也没必要藏着掖着的,她是恨不得让村里的老姐妹们,都知道她儿子有多孝顺才好。
拿着衣服,一路兴冲冲的去了老槐树下。
看到她来,便有人招呼起来:“苏婆子,今儿什么风把你吹过来了,平时不见天儿在家忙活吗,要说你家那儿媳妇,什么活儿不能做,非得让你留在家里做个没完,一把老骨头也爱惜着些。”
“嗐,瞎说什么呢,家里的活儿,多是儿媳妇在做,我也就是帮着搭把手的事,她人年轻,有些事情难免有做不好的地方,我总得多看着点……”
苏婆子话说着,便朝着几人走过去,挨在她们旁边坐下。
“你这是做棉衣吗,瞧着你这料子,还真不错,今年果然是赚大钱了,舍得买这么好的料子做棉衣。”
“说什么赚大钱,我就不信你家小子没赚到钱。”
“嘿,还别说,我家小子今年是真不错,往日还真没看出来,他居然也是个能做买卖的料,还别说今年是真赚到些钱了,跟人家没得比,但我们自家也知足了。”
说到赚钱的事,好些人脸上都乐呵呵的,当然,也有少数人,面色并不怎么好看,赚到钱的当然是那些跟着去卖豆腐的,村里大多数人家并没有参与,自然就没钱赚了。
苏婆子自然也有留意到,那些人的脸色不怎么好看,但她才不会在乎这些,她也是活了一把岁数的人,凭什么看人脸色过日子啊,再说,没赚到钱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