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五文钱,那就是二十文钱一两,这个价格……真的太可以了。

    李氏听得心都在怦怦跳,只觉得好多钱。

    “这不太好吧!”她若是偷家里的东西拿出来卖,岂不是成贼了。

    “有什么不太好,只要你做得小心些,谁也不会知道啊!”

    是啊,只要她小心些,谁也不会发现,鸭绒那种东西,轻飘飘的,就算少个一两二两,也或是三两什么的,都根本看不出来,只要转个手而已,她就能卖出更多的钱来。

    宋秋花看着她这神色,也没有再催,只开口道:“行了,我的话说完了,你去忙活吧,只是这事儿你可得好好考虑,别跟钱过不去不是。”

    话说完,她也不逗留,径直走人。

    杜青娘真就从城里的书铺里,买了一本农书回来。

    几个孩子看到农书时,眼睛都亮了,全都挤过来了要看书。

    只是书一翻开,便发现很多字都不认识,这书就没法看了啊,字都不认得,又哪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阿娘,我们也认得不少字了啊,为什么农书上的字,好多都不认得。”江二丫有些郁闷道。

    学了《三字经》,学了《百家姓》,又学了《千字文》,这三本书都能背出来了,她以为自己已经懂得很多了,但现在拿着农书一看,才发现,原来她还有好多字都不认得呢!

    江大丫看着大半都不认识的字,也是一脸懵圈,她觉得自己识字挺多的啊,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状况。

    “阿娘,我也很多都不认得。”她老实道。

    小的两个,就更不用说了,三百千上面的一些字,她们都还有些没记住。

    杜青娘看她们这样子,有些暗自好笑,学完三本书,她们姐妹几个,还都颇有点自得,觉得自己已经比村里很多人都强了,毕竟村里识字的,也就那么几个而已。

    “不认得才是正常的,你们才学到多少啊,那三本书也只是小儿的启蒙书籍,那些书香门第家的孩子,三岁启蒙,六岁入学时,已经懂得不少了,你们现在大概还比不上人家六岁的孩子读书多……”

    当然,这也是要因人而论,她所指的,肯定是十分聪慧的孩子,那些纨绔子弟,活到二三十岁,也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