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朱涛的话,朱元璋一拍大腿,瞪大了眼睛:“这一条计策,能推动三条国策?”
胡惟庸像是见了鬼一样地看着朱涛。
这么一条离经叛道的方法,竟然能产生这么复杂的影响,这是人能想出来的办法?
胡惟庸终于知道,这个少年为什么简单一句话,就能让本已经动了杀心的朱元璋改变主意了。
马皇后摸了摸朱涛的头:“涛儿果然聪颖无双,若是你能进入朝堂为官,想来大明一定能尽快强盛起来。”
“不会的,我就能出个主意,就算皇帝肯采纳,那也需要有人尽力去执行才可以,不然也不过是纸上谈兵,进了朝堂,反而每日蝇营狗苟。”朱涛谦虚道。
朱标目光复杂,你的计策,父皇还有诚意伯他们,可是完全在全力执行啊,只不过你不知道而已。
“唉,这个逆子,怎么就不肯入朝为官呢?”一提起这个,朱元璋顿时觉得桌上的菜都不好吃了。
“对了涛儿,你觉得如今朝里,谁最适合去做这个官商的带头人?”朱元璋又问道,他想来想去,也没想出能安排谁去。
胡惟庸一听这个问题,立马有些额头冒汗。
“胡惟庸呗。”朱涛果然点了胡惟庸的名字。
“竟然是他?”朱元璋大为惊讶:“你不是说这个人只会蝇营狗苟,与国无益吗?”
朱涛点头:“对啊,但是做生意就是需要这种长袖善舞的人,而且只要皇上对他动手的时候留他一命,就抓住了他的把柄,这样的工具人,最适合去商界开疆拓土。”
胡惟庸听得想叹气,他都不知道朱涛这是在夸自己,还是在贬低自己。
当官儿与国无用,竟然要靠商贾之术才能算是为国效力,胡惟庸觉得自己有些悲哀。
“当然了,皇上多半不敢再用胡惟庸,而且光靠他一个,分量不够。”
“我想想哈,对了,燕王朱棣也行,省得他回头造反。”
“造反?”马皇后吓了一跳,胡惟庸也瞪大了眼睛,他们可没听说过朱棣有什么不轨的地方。
“涛儿,这话可不好乱说!”马皇后抓住朱涛的手,虽然朱棣不是她的儿子,但是他也不希望这孩子走上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