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娘的儿子亲自来的,他总觉得自己老娘不待见他,难得有事吩咐他做,还是在帮他,亲自来送还能看望自己老娘两眼。
“好好好,辛苦了。”
秦念回来看到家里堆积起来的红薯。
“妈,你怎么买这么多红薯?”
“我弄了个炉子,去纺织厂那边卖烤红薯,生意还可以,就是中午可能赶不上给你送饭了,不过晚上的饭我做好在锅里,你回来就能吃。”
“妈,这太辛苦了,天寒地冻的,要是冻出病来怎么整?”
秦念忍不住担心。
“不冷不冷,我有军大衣,而且挨着炉子的,可比在家都暖和。”
杨玉芬态度坚持,秦念也只得同意。
“要不,妈你就在研究院门口卖,纺织厂那边也不近。”
秦念阻止不了,便又想到了一个法子。
“你们这些研究员连吃饭的时间都紧巴巴的,哪里有空闲出来吃烤红薯,纺织厂那边女工多,到点下班。”
杨玉芬说的在理,秦念也只得不再劝。
不过第二天就找人弄了一副羊皮手套给杨玉芬。
“妈,你卖红薯我不拦着,这手套你得戴上。”
“这么好的手套你留着戴多好。”
杨玉芬看着崭新的羊皮手套,她觉得她戴个线手套就足够了。
“我在实验室才是用不上。”
秦念坚持,杨玉芬便也戴上了,舍不得弄脏,外头又套了一层线手套。
部队里也是非常关注杨玉芬跟秦念的情况的,毕竟秦念的身份也特殊,若是杨玉芬跟秦念起了冲突,他们也是有关系的。
“杨玉芬同志去纺织厂门口卖烤红薯?”
得知秦念还在继续工作,领导们是松了一口气的,只是再听到年过半百的杨玉芬大冬天的去摆摊,又不由的愧疚起来。
“是的,不过生意不错,如今国家鼓励经济体系提升,杨玉芬同志自力更生没有自暴自弃,这是非常好的表率,咱们部队多少同志的家属都想等安排工作,可是哪里那么容易。”
赵政委是真的觉得杨玉芬了不起。
“就是怕有人难免眼红,杨玉芬同志毕竟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