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啃骨头。”
老郑氏:……
“妹子,你这鸡肠子炒的好吃!”
“是啊,有嚼头,我吃着比肉还香。”
简老头也是吃的美滋滋,他觉得,这个菜配酒顶顶好,一点子腥味都没有。
“大嫂会了,以后杀鸡,肠子那些都留着,炒着吃。”
她也喜欢吃鸡杂,最爱鸡胗和鸡肝。
女桌上,她多夹几次的菜,大家下意识的就少碰。妹妹(小姑)做了那么多好吃的,她喜欢的,他们得先留着让她吃。
饭后,所有人都坐在小院子里,桌子上摆着月饼和茶水,一人手里拿了个石榴在剥。
“月亮好圆!”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明天更圆。”
“小姑,石榴甜。”
“是吧,我家里还有一筐子,明天再给你们拿一点。”
“谢谢小姑。”
“咱们家的娃子,真懂事。爹娘,等年后,让他们都去念书吧?”
所有娃子和大人都停下了剥石榴的动作。
“全都去?”他们怎么供得起?
“都去,读书识礼,就算读不出啥名堂,也比目不识丁要好很多。先念着,以后有谁不想继续念下去的,也成,去学门手艺。”
“不是,闺女啊,如果他们去念书,这么一帮子,供不动啊!我听说,笔墨纸砚很贵,书也很贵,还有束脩。”
不是一个两个,是一帮子。
“我供他们,只要想念,只要努力念,爹娘,我就一直供下去。”
简老头直接拒绝,“这不行,等开春去学堂问问,束脩多少,家里还有银子,应该够。咱们努力挣钱,实在供不上再说。”
大点的侄子们感动的不要不要的,他们要去念书了,小姑要送他们去念书?小姑咋恁好呢?
“到时候去看了再说吧,找个名声好点的学堂。”
“晓得了,到时候我去打听打听。咱们附近村子好像都没有,估摸着要去镇上。只是镇上那么远,如果念书,恐怕得住在学堂。”
“住过去也行,休沐的时候回来。娃子多,互相照拂,也不是不行。”简宁打量饭桌上的小萝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