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何梦龙不懂“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这些至理名言。
但是他通过这件事,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与人之间没有长久的友谊,只有实实在在的利益。
你有利用的价值,人家才能给你机遇。
因为何梦龙在井下干过,所以熟悉采矿的流程。可以说是一个从基层干起的“领导”,于是他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找来一个有名的会计,计算每出一吨的矿石所需要的火工成本、木材成本、动力成本以及人工成本。去除这些成本,他给矿石定价为20元\/吨。
这里面没有任何消耗,如果两个工人一个班出20吨矿,那么每个人就净挣200元,这在当时的工资已经很高了。
而且,他不允许有大带班的从中间抽取任何好处。只允许由小班长带头干活,并负责作业面安全等工作。
每个月他给小班长200块钱的操心费,理由是不能压榨工人的钱。
他的一系列改革得到了大多数工人的拥护,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来到他的矿井干活的工人越来越多。
就这样,井口的日产量显着提高。由之前的日产二三百吨,暴增到日产近千吨,效益也是翻倍递增。
看到何梦龙把矿井管理的如此兴旺红火,那个幕后的老板既开心又放心。而且整个矿区那些个小老板都知道了何梦龙的大名,谁也不敢来招惹。
两个人各取所需,互相成就,传为当地的一段佳话。
而何梦龙也赚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第一个月结算的时候,他去除所有成本,纯利润打破了历史记录。
去掉给老板的百分之八十五,仅自己的百分之十五的钱,都是成捆的百元大钞,就装满了一个黑色的大编织袋子!
发财了!何梦龙生平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钱,有些兴奋,也有些骄傲。如此算来,一年十二个月,他得有十二个编织袋子的钱。
那该有多少钱?何梦龙自己也不知道。
那个幕后老板也高兴,到了年底一算总账,这一年的效益超过之前的三年效益。他一高兴又直接给了何梦龙一千万,作为年终奖励。
发财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