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8日,晨曦微露,南海市的航天发射中心早已是一片繁忙景象。作为大唐资产阶级共和国重要的航天基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弥漫着紧张而又兴奋的气息。发射场周围,银白色的发射塔高耸入云,在朝阳的映照下闪烁着金属特有的光泽,“大唐号”卫星正静静地矗立在发射架上,等待着一飞冲天的荣耀时刻。
“各部门注意,倒计时12小时启动!”指挥中心内,总工程师林正的声音通过广播传遍整个发射场。大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不断跳动,显示着卫星和火箭的各项参数。技术人员们戴着耳机,紧盯着面前的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进行最后的系统检测和调试。
在发射场外围,早已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和航天爱好者。人群中,有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眼中满是期待;有背着专业摄影设备的记者,时刻准备捕捉精彩瞬间;还有不少年轻的学生,举着自制的航天模型,脸上洋溢着对浩瀚宇宙的向往。“这可是大唐首次在南海市发射卫星,意义非凡!”一位来自欧洲的记者兴奋地对同伴说道,“听说‘大唐号’卫星搭载了最先进的科研设备,说不定能带来重大突破。”
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射进入倒计时6小时。后勤保障团队有条不紊地为工作人员送来餐食和补给,医护人员在现场随时待命,确保突发情况能够及时处理。发射塔架开始缓缓打开,“大唐号”卫星与运载火箭完全展露在众人眼前。火箭主体上,鲜红的“大唐航天”四个大字格外醒目,寄托着无数航天人的心血与梦想。
在距离发射场不远的航天科技馆内,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活动正在进行。全息投影技术将火箭发射的全过程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讲解员详细地向观众介绍着“大唐号”卫星的功能和使命:“这颗卫星不仅肩负着气象监测、通信传输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它搭载了我们自主研发的暗物质探测装置,将深入宇宙深处,探寻那些未知的奥秘。”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各种充满童趣的问题,现场气氛热烈而欢快。
倒计时3小时,发射场周边实施严格的交通管制,所有无关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发射塔架的工作人员完成最后的检查后,乘坐专用电梯迅速撤离。此时的“大唐号”卫星,宛如一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