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 第135章 冰火两重天,错位的世纪(1/3)
    2021年3月16日,长安历史博物馆的穹顶投影正在播放两组平行时空的画面:左侧是18世纪东方大国清朝的紫禁城,太监们端着铜盆匆匆穿过红墙,官员们在军机处讨论着如何禁止民间商船出海;右侧则是同时期大唐新大陆上的钢铁工厂,蒸汽机车喷着白雾穿梭在铁轨上,墨家工坊里的技师正在调试初代蒸汽机。参观者们驻足凝视,仿佛能听见两个文明擦肩而过时发出的叹息。

    一、铁幕低垂的东方

    北京故宫的军机处内,炭火噼啪作响。军机大臣张廷玉展开一份奏折,上面写着:\"西洋奇器,徒增奢靡之风,应严令禁止。\"乾隆皇帝放下手中的珐琅彩瓷瓶,微微颔首:\"沿海片板不得下海,断了洋人的念想。\"此时的东方大国,正用一道道诏令编织着封闭的巨网,广州十三行成为唯一的透气孔,却也在严格管控中奄奄一息。

    苏州的丝绸作坊里,织工们仍在使用千年未变的提花机。当欧洲商人提出用新式纺织机交换丝绸技术时,作坊主连连摇头:\"老祖宗的手艺,岂能外传?\"与此同时,江南的书院中,学子们仍在钻研八股文,对千里之外正在发生的工业革命一无所知。

    二、新大陆上的狂飙突进

    在太平洋彼岸的大唐新大陆,1735年的长安港热闹非凡。来自欧洲的机械师与墨家传人正在码头搬运蒸汽机图纸,码头上堆积的铁矿石与煤炭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变革。大唐皇帝颁布《工商振兴令》,宣布\"凡开矿设厂者,十年免税\",这道诏令如同春雷,唤醒了沉睡的工业基因。

    墨家工坊里,年轻的技师们将《墨经》中的力学原理与西方蒸汽机结合,研发出改良型动力装置。他们创造的\"连动齿轮组\"让纺织机效率提升十倍,\"水力冲压机\"则让金属锻造进入规模化生产。1750年,第一座钢铁厂在新大陆落成,滚滚浓烟中,大唐迈出了工业化的第一步。

    三、思想的分野

    当东方大国的学者还在争论\"祖宗之法不可变\"时,大唐的思想家们已开始构建新的价值体系。长安大学的课堂上,教授们将儒家的\"经世致用\"与墨家的\"强本节用\"结合,提出\"工商皆本\"的理念。法家的法治思想被转化为现代专利制度,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