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 第140章 碧海天堑,铁甲雄威(1/3)
    2021年6月13日,长安总统府的全息作战室中,我李浩哲轻点操作台,13世纪的东亚海域在穹顶投影中徐徐展开。深蓝色的虚拟海洋上,代表元朝舰队的小木船与大唐铁甲舰的模型形成刺眼对比,电子沙盘自动标注出双方军备数据:“战舰吨位比1:12,火炮射程比1:8,航速比1:3……”这些冰冷的数字,无声诉说着一段被历史尘埃掩埋的隐秘对峙。

    一、元廷的跨海野心与望洋兴叹

    时间回溯至公元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的书房内,一张泛黄的世界地图被摊开在檀木桌上。“听说那片新大陆上有座‘大唐’,富得流油。”忽必烈用马鞭指着地图上模糊的美洲轮廓,眼中闪烁着征服的欲望。他不知道,此时的大唐已在新大陆扎根近三百年,凭借墨家机关术与法家严明律法,建立起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

    次年,元朝组建了有史以来最庞大的舰队,三千艘木质战船在泉州港集结。但当斥候带回情报时,忽必烈握着茶盏的手突然颤抖——大唐的战舰竟以“黑铁”铸造,船身覆着神秘的反光涂层;那些传闻中的“神火飞鸦”,能从十里外射穿战船甲板。更令元廷震惊的是,大唐海军采用独特的“磁石导航术”,在茫茫大海中如履平地,而元朝舰队还在依靠星象与指南针辨向。

    “陛下,此去凶多吉少。”丞相伯颜望着情报卷宗,面色凝重,“他们的战船吃水极深,我们的楼船在其面前如同纸糊;更有传闻说,他们的士兵装备着能连续发射的‘神弩’,百人齐射可瞬间清空甲板。”最终,这场跨海远征在筹备三年后悄然搁置,元朝的扩张野心,被浩瀚大洋与悬殊的军事差距彻底浇灭。

    二、古代工业奇迹:铁甲舰队的诞生

    在长安历史档案馆的地下密室中,我调出了尘封的《大唐海军志》。泛黄的羊皮纸上,详细记载着13世纪海军建设的壮举:墨家工匠们将《墨经》中的力学原理与西方冶铁技术结合,发明出“百炼精钢法”,使战舰外壳硬度远超同期水平;法家制定的《军工律》明确规定,每块钢板需经过三次探伤检测,违者严惩不贷。

    全息投影重现了大唐造船厂的繁忙景象:巨大的船坞中,蒸汽动力的起重机吊起千斤重的钢板,墨家技师们用精密的青铜卡尺测量船体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