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6日,长安国际文物交易中心的量子拍卖大厅内,水晶穹顶折射出冷冽的光芒。我坐在贵宾席上,看着全息屏幕上缓缓旋转的《永乐大典》残卷——那熟悉的洒金封面与蝇头小楷,在百年后依然散发着惊心动魄的魅力。但此刻,这件国宝的所有权证书上,却印着伦敦苏富比拍卖行的标志。
\"各位,这是本次拍卖会最重磅的拍品。\"拍卖师的声音通过量子扩音系统传遍全场,\"来自15世纪的《永乐大典》手抄本,现存于世的孤本之一,起拍价20亿大唐金币!\"
会场瞬间陷入骚动。东方大国的代表团坐在前排,团长王教授的手指深深掐进扶手:\"这些本该属于我们的文物,现在却要我们花天价赎回\"他的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愤怒。我调出文物追踪档案,泛黄的记录显示:1860年,英军士兵威廉·琼斯从翰林院抢走此书,随后辗转流入英国贵族私藏。
竞价开始后,来自中东的收藏家率先举牌。大唐的企业代表紧随其后,每次加价都伴随着全场屏息。当价格突破50亿金币时,英国文物商人詹姆斯·霍华德露出志得意满的笑容——这个价格,早已超出了《永乐大典》的市场估值。
\"60亿!\"我突然站起身,举起手中的量子竞价器。全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我身上,霍华德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作为大唐总统,我此举不仅是为了国宝,更是向世界宣告:被掠夺的文明,终将踏上归途。
在激烈的拉锯战中,价格飙升至85亿金币。就在霍华德准备再次加价时,东方大国代表团突然收到紧急消息。王教授的智能眼镜闪过蓝光,他激动地站起来:\"根据国际文物追索公约第17条,大英博物馆的入库记录显示,此卷文物在1930年就已登记为"战争掠夺品"!\"
会场顿时哗然。我趁热打铁,通过量子通讯向联合国文化遗产委员会发起仲裁申请。不到半小时,仲裁庭的全息投影出现在拍卖大厅中央,首席法官宣布:\"依据确凿证据,该文物所有权归原属国所有,本次拍卖立即终止!\"
霍华德暴跳如雷:\"这是破坏市场规则!\"但在铁证面前,他的抗议显得苍白无力。三天后,在伦敦塔桥畔的交接仪式上,《永乐大典》残卷被郑重移交。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