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日,长安历史研究院的量子沙盘泛起幽蓝的光芒,17世纪的世界版图在全息投影中徐徐展开。李浩哲站在沙盘前,看着大唐联邦制共和国的雏形在新大陆蓬勃生长,而地球另一端的清朝皇宫内,雍正九子正为皇位明争暗斗。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图景在量子光束中激烈碰撞,仿佛时空在此刻撕裂。
“1689年,当大唐联邦制通过《权利宪章》确立三权分立时,清朝正值康熙晚期,九子夺嫡的腥风血雨已初见端倪。”李浩哲的声音带着惋惜,智能助手随即调出对比数据,“大唐的议会里,贵族、商人、学者激烈辩论星际殖民法案;而清朝的阿哥党羽们,正忙着构陷政敌、结党营私。”投影中,康熙皇帝的朱批奏折与大唐联邦议会的电子决议书在虚空中重叠,形成刺眼的反差。
画面切换至清朝民间,枯黄的田野上饥民遍野,树皮被啃食殆尽。而同期的大唐新大陆,智能农业基地的量子光照系统让作物四季丰收,机械农夫有条不紊地照料着巨型垂直农场。“清朝权贵阶层日食万钱,八旗子弟斗蛐蛐、养鸟,而普通百姓易子而食。”李浩哲调出《清史稿》中的灾荒记录,“反观大唐,早在18世纪就通过‘共富积分制’消灭了绝对贫困,如今贫困地区居民每月可领取1500唐元养老金,这是制度性的胜利。”
在长安的外交大厅,大唐使者正与罗马帝国、欧洲诸国的代表进行跨文明对话。全息屏幕上,清朝官员跪地迎接“祥瑞”的画面与大唐科学家解析量子物理的场景交替闪现。“当清朝把洪水视为龙王发怒,用祭祀祈求平安时,”大唐外交官指着水文监测数据,“我们的量子气象卫星早已能提前三个月预测极端天气,通过智能堤坝系统将灾害损失降至最低。”
罗马帝国使者调出历史档案,语气中带着感慨:“17世纪的欧洲同样深陷封建泥潭,但我们至少开始了启蒙运动。而清朝却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故步自封,拒绝承认世界的变化。”画面中,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时,清朝官员坚持让英国使者行三跪九叩大礼,错失与世界接轨的机会;而大唐的港口,各国商船自由往来,不同肤色的学者在长安大学共同研究星际航行技术。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司法体系的对比。在清朝的县衙,百姓击鼓鸣冤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