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战乱,整个神州动乱,西山也不例外,更何况西山还有宝藏这么一说,当时毕家的父亲,也就是老人家的爷爷年事已高,已经无心管理毕家家族的事宜,这个时候一个自称是毕家分支的,邀请毕家全族迁居到他们那里。那一晚那个毕家来了很多人,还提议上去西山道观上看一下,当时老人的父亲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毕竟按照族谱上确是对得上,确实是有这么一家分支,只是当时貌似是因为犯事逃出去的,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老人的父亲这边也没有当一回事,家族的壮大,是每一个族长愿意看到的事情,而且他们这支的人员真的多,比主支的人都还要多。在那边的巧舌如簧下,全族搬迁到了现在这个地方,一来是对方盛情邀请,二来则是那个地方确实不适合人居住了,面对一波又一波的寻宝者,毕家村的人苦不堪言,但是每次他们跟对方说,没有宝藏的时候,对方都是不会相信的、
搬迁到了新的地方,这里不光是有毕姓,还有其他两个姓,其中一个姓是这里最大的一个姓氏,差不多是这里人口的五分之二吧。但是随着这一支毕家人的加入,整个毕家在这个村子的人口比例就差不多跟那个最大的姓持平了,
一开始搬迁来这里,两支毕姓相处融洽啊,帮忙建设房子,一起参与族谱的修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家的父亲就发现了不对劲,对方貌似一直在有意无意的打听西山宝藏的时候,这个一般是只有族长才会知道的,是当年毕家人和西山道观的创始人两人的约定,毕家人守护着西山道观的秘密,道观的人必须给无偿的给毕家人医治,可以接受毕家人的学习。老人就是那个时候学到了一些皮毛,五行八卦,强身健体的功夫。许毅文是知道,其实说的西山道观的真正的宝藏就是那三尊三清塑像,至于其他的都是方外之物。
老人的父亲开始警惕了起来,特别是后来族谱重新修订了以后,那一家的老人的位置已经和老人的父亲相当的时候,随着那边的话语权越来越高,而且老人的父亲还发现,那边的人经常会借着毕家的名头上上。随着搬迁,跟道观那边的联系也少了,当然道观也不如前了,逐渐的就断了。
那边的小儿子娶了之前这个村子最大姓氏族长的小女儿,这个家族有人在萍南省内做官。自此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