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倒吸一口冷气:“这字体实在是太漂亮了,怎么感觉有种剑气纵横的味道呢?
如果不是老夫亲眼所见,我实在无法相信,是十几岁的娃娃写出来的。”
却见张羽好整以暇在底下的署名,写上年月日,然后再写赠金先生。
随后哈哈一笑:“见笑见笑,在老先生面前班门弄斧了,我只是想向您表示一下。
我对您的倾慕之情,还请您垂青,把你书在国内的版权代理给我。我只是要代理权,回头赚的钱您七我三。”
臭小子,不会是傻了吧?在家的时候不是这么说的,当时谈到版权的问题,是打算购买一群武侠小说作家的版权。
然后回国之后印刷大卖特卖,现在却变成了三七分成,而且还是出资方只占三成。
金先生摇摇头:“看来你对文化产业不太了解,没有这么分成的。我对你已经刮目相看,而且感觉到你是带着诚意来的。
既然如此,我们可以签正式的合同,正如你所说。如果武侠小说能够唤醒青少年,对古文化的推崇和追捧。那是我的荣幸,更是我的骄傲。”
1985年4月《书剑恩仇录》在精卫市新华印刷厂完成印刷,首印五十万册定价四元。那也是八十年代,金大侠在内陆的唯一正版书。
五十册毛收入达五十万元,支付给金庸的版税仅仅是五万元,过后金大侠把五万版税全部捐献了。
如此离谱的版税,是当时国内政策决定的。何况那是官方跟金先生的合作,天然带着居高临下的底气。
但是张羽还真没那个底气,抛出那个合同模板诚意十足。更是一种姿态,让金老先生自己选择。
至于说国内政策,是不是允许私人出版图书。那都不重要,最晚明年政策大变。
如果等到明年再找这些作家,不要说签署版权合同,就连代理卖书都是痴人说梦吧?
张羽向老先生深深一鞠躬:“感谢万分感谢,不瞒您说,当年我看的都是盗版书,我想要把您的书。
摆在新华书店最醒目的书架上,而不是偷偷摸摸的角落里悄咪咪的卖。很怕被人抓到把柄,武侠小说应该在文学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幕。”
少年的话让金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