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谁家姑娘愿意嫁到他们家,这日子太难了。

    刘月桂离开的时候,喊了半天才把自家的六个孩子叫走,苏曼丽此时也知道为什么刘月桂的喉咙是哑的了,天天这么喊的话,嗓子不哑才怪。

    早上刘月桂去他们家询问是否收药材,上午苏曼丽就在卫生所见到了刘月桂。

    她身后的竹筐里装了不少晒干的金银花、菊花,还有土三七、紫苏和益母草。

    刘月桂应该是懂一点药理知识,这些草药处理的十分妥当,所以李老大夫给了她六块五毛钱,比寻常人的价格高,谁让刘月桂把药材处理的好呢。

    刘月桂家里应该是很忙,把药材送下拿到钱后,跟苏曼丽说了一声之后有早集的话麻烦喊她一声,然后接着就背着背篓离开了,一点闲谈的意思都没有。

    苏曼丽还是在这天晚上回家之后才知道,刘月桂家里六个孩子,其中老大老二是双胞胎,今年十三岁了,据说计划去镇上的中学读书。

    哪怕现在镇上的中学不好好上课,也得让孩子们去学校挂个名,万一以后有啥用处呢。

    中间的儿子今年十岁,直接去李家寨念小学,家属院一般大的孩子都在那里,虽然经常有摩擦,但是不见血的话家长们一般是不会管的。

    再往下就是刘月桂家的三胞胎了。

    是的,剩下的三个孩子是三胞胎,苏曼丽听到的时候也惊到了。

    他们是元宵节出生,所以三人的名字分别叫秦卫元、秦卫宵、秦卫节,刚过了六岁生日,搬来的第二天就去了育红班,和小江流几人玩的还不错。

    这些消息也都是小闫修和小江流回家告诉苏曼丽的。

    家属院的人没见过双胞胎,更没有见过三胞胎,“元宵节”三兄弟现在可是育红班,甚至是整个家属院的红人。

    凡是知道他们是三胞胎的嬢嬢、婶子们,都想上去摸摸他们的脑袋,尤其是刚结婚不久的,都想多摸几把沾沾福气。

    苏曼丽在听到这个没有任何根据的说法后,多少有些同情这三个小家伙的脑袋,一人一把,摸秃了咋办。

    而且苏曼丽不太相信这些有些迷信的说法。

    苏曼丽不在意,家属院有的是人在意,在刘月桂家搬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