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县城西边那声名远扬的亨通当铺出来,李老二容光焕发,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色,腰间的荷包也瞬间鼓了起来。
想当初刚走进当铺时,他心里还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好在当铺里的人皆是识货的行家,那学徒只瞧了一眼这串珠子,便知这是个不可多得的宝贝,前朝的珊瑚珠。这等物件,可不是单凭钱财就能轻易购得的,大多是朝中官员才有资格佩戴。况且如今大清已亡,像这样的稀罕物,收一件便少一件,愈发珍贵了。
那小伙计自知不敢擅自定价,急忙唤来了大掌柜。大掌柜一番仔细端详、斟酌之后,毫不犹豫地开出了三百两银子的高价。
李老二一听这报价,差点没乐出屁来,也顾不上讨价还价了。他心里盘算着,就这三百两银子,即便还了赌债,剩下的钱在屯子里买上几间房、置上几顷地,这辈子也能衣食无忧了。
此刻的李老二,认定自己是洪福齐天之人。虽说此番经历了九死一生的大险,却也收获了丰厚的财富,他自认为定是有天星下凡庇佑,看来李家祖坟上的青烟还得继续袅袅升腾呢。想到这儿,他高兴得鼻涕泡都冒了出来。
怀揣着沉甸甸的银子,李老二仿佛瞬间变了个人,一副穷人乍富的模样。他嘴角一撇,看什么都不顺眼,一副目中无人的架势,昂首阔步地在县城里闲逛,权当是来了一场县城一日游。临走之时,自然忘不了买上些好酒、好肉,准备回家欢欢喜喜地过年。甚至,他还特意给家中的媳妇买了一件精致的缎面小袄。
回到村子里,李老二并未直接回家,而是先去了已故赌友二赖子家。他拿出五十两银子,谎称是自己欠二赖子的赌债。其实,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自己能发这笔阴财,二赖子功不可没,甚至搭上了性命,这份恩情他绝不能忘。
等李老二回到自家,把置办的年货一一拿出,媳妇顿时喜笑颜开,眼睛都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尤其是那件锦缎小袄,更是让媳妇眼前一亮。
乡下人哪曾见过如此精美的衣物,媳妇迫不及待地将小袄穿上身,在那面老旧的铜镜子前照了又照,整个人都有些恍惚了,甚至开始怀疑起自己的身世来。她暗自思忖,自己这般气质,怎会是个村姑?莫不是父母当年行房时弄错了时辰,自己投错了胎?瞧这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