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午后,那轮金灿灿的暖阳高高地挂在天空,毫无保留地释放着自己的热情。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上形成斑驳陆离的树影,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这些树影不规则地洒落在村子那座略显古朴的学堂前。学堂的墙壁爬满了岁月的痕迹,一些不知名的藤蔓沿着墙角蜿蜒而上,仿佛也在悄悄聆听着学堂里的动静。
此时,叶萧和林芷正沿着小路路过此处。他们本只是随心漫步,却被学堂内突然传来的朗朗书声吸引住了。那书声清脆而整齐,听起来充满了朝气与活力。
他们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不由得停下了脚步,脸上不自觉地浮现出淡淡的微笑,似乎被这富有感染力的读书声带入了一个充满知识与希望的世界。
学堂里,先生正手持书卷,教导孩子们诵读诗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孩子们稚嫩的声音整齐而清脆,仿佛山间清泉,流淌在这宁静的午后。
“如今日子好了,孩子们也能安心读书,感受这诗词之美,真是幸事。”林芷轻声感慨,眼中满是欣慰。叶萧点头赞同:“是啊,文化传承不可断,这诗词歌赋,正是咱们先辈智慧的结晶。”
二人正说着,学堂里的先生走了出来,见到叶萧和林芷,笑着行礼:“叶萧,林芷,今日怎么有空来学堂?”叶萧拱手回礼,说道:“路过此处,听闻孩子们读书,心中欢喜,便驻足听了片刻。先生教导有方,孩子们进步很大。”
先生谦逊地笑了笑:“这都多亏了村里重视,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我看孩子们对诗词兴趣浓厚,倒不如在村里举办一场诗会,一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二来也能让大家一同感受诗词的魅力。”
叶萧和林芷对视一眼,均觉此提议甚好。于是,在他们的组织下,一场别开生面的诗会筹备起来。消息一经传出,整个村子都热闹了起来。
孩子们兴奋不已,纷纷开始翻阅书卷,挑选自己心仪的诗词,准备在诗会上一展风采;大人们也受到感染,闲暇之余,也跟着孩子们诵读诗词,感受其中的韵味。
诗会当日,阳光正好,微风不噪。村子中央那宽阔的广场上,整整齐齐地摆满了桌椅。这些桌椅看起来朴实无华,却擦拭得十分干净,每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