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中,顾神补充道:“在哥廷根大学念过书的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曾诧异表示,即便把全球物理学家聚齐,也不见得能比德国人先造出原子弹。”】
弹幕瞬间炸开了锅……
“历史探秘者”震惊地发弹幕:“这也太夸张了吧!德国在当时的科研实力真有这么恐怖?”
“科技迷思者”也疑惑道:“如果德国真这么强,为啥最后没率先造出原子弹呢?”
…
骁睿看到这些弹幕,心中一紧,连忙给洛尘发消息:“洛尘,奥本海默这话太惊人了。
德国在核技术上的实力,肯定和他们在航天领域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毕竟核能作为一种强大的能源,在航天推进系统中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你觉得呢?”
洛尘沉思片刻,回复道:“骁睿,你这个思路非常关键。回溯二战时期,德国在核技术领域倾注了大量资源,虽然最终未能率先造出原子弹,但其在核物理理论与实验方面的深厚积累不容小觑。
从航天推进的角度来看,核能凭借其强大的能量输出,理论上完全可以作为航天推进的理想动力源。
想象一下,以核能为动力的航天器能够产生更强大、持久的推力,这将赋予航天器突破现有局限,实现更远距离深空探索的能力。
而且,当时德国科研领域所展现出的集体意识与创新精神,与我们此前探讨的集体意识共振现象高度契合。
这种强大的集体意识,不仅为核技术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更为航天技术的进步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这时问题浮现,缘何德裔科学家成为关键力量?】
弹幕纷纷猜测起来。
“大胆假设家”留言:“是不是德国有独特的教育体系,培养出了这么多顶尖人才?”
“文化探索者”则认为:“也许和德国的文化传统有关,对科学的尊崇深入骨髓。”
…
骁睿皱着眉头,陷入思考,随后给洛尘发消息:“洛尘,这是个关键问题。回顾我们之前探讨的内容,德国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内忧外患之下,却意外激发了整个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形成了强烈的集体意识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