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尘却突然放下手中的基因模型,镜片在台灯下闪过一道冷光:“斯蒂芬·霍金曾说过,‘如果外星文明发现我们,可能就像哥伦布发现美洲——结局不会太好’。”
他的手指重重敲在桌上书本“多物种存储网络”的示意图旁,“我们至今不知道密码的‘格式’,
万一这些基因片段是某种标记,吸引的不是‘造物主’,而是‘宇宙清道夫’呢?
就像《异形》里,外星生物对人类的威胁,我们对这种基因和水承载的密码了解太少,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
骁睿的手指僵在半空,笑容逐渐凝固:“你是说,外星文明可能设置了‘存储陷阱’?”
“别忘了费米悖论的本质——”洛尘在“大肠杆菌”图标上画了个警示红圈,
“宇宙越是寂静,越可能充满‘黑暗森林’式的生存法则。我们觉得是‘保险柜’的基因,说不定是暴露坐标的信标。
这和《三体》里黑暗森林法则类似,一旦暴露,就可能面临危险 。”
洛尘再次举起一瓶取自冰川的水样,冰晶在聚光灯下折射出璀璨的光:“卡尔·萨根说‘宇宙是我们的故乡,而不是牢笼’,但如何在这个故乡留下印记?”
他转身指向身后巨大的dna双螺旋投影,“阿瑟·克拉克告诉我们,‘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都与魔法无异’——看看我们的基因吧!
38亿年前,它就学会了用碱基对书写生命密码;水循环更是超越时间的‘魔法阵’,每滴水都是宇宙级的信息载体。
这就如同《超时空接触》中,人类对外星文明的探索,充满对未知的敬畏与好奇 。”
骁睿盯着屏幕,突然想起童年在老房子后院观察蚂蚁搬家的时光——那些微小生物用信息素编织的网络,不正是最原始的“生物存储”?
洛尘继续思考:“或许外星文明早已明白,真正的永恒不是金属的不朽,而是让信息成为生态的一部分。
就像《星际穿越》里说的,‘人类生在地球,但绝不应该在这里灭亡’——我们的基因和水,就是宇宙写给未来的信。
这和《星际穿越》里人类穿越时空,寻找生存希望,有着内在的精神联系,都是对生命延续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