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领拿到照片后,在回家的路上,特意去商场买了一个高品质的放大镜。信封封面的信息他能够拍清楚,也能记住,但是信中的内容,就不一定能拍清楚了。
买个放大镜,能看清多少,算多少呗!
当他回到家时,客厅里的座钟“当”地响了一声,陈领抬头一看,正好是三点半。
周小艺抱着小狗蛋正在看电视,妈妈则坐在沙发上,戴着老花镜,正在看书。
看到儿子回来,陈东马上起身,去倒了一杯温开水过来,放在陈领面前,说道:“回家先喝杯温开水。”
有妈妈真好,无论你多大年纪,无论你长得多么强壮,在妈妈的眼里,你永远都是那个需要照顾的孩子。
陈领端起水杯,“咚咚咚”地往肚子里灌,妈妈看着他,连说:“慢点、慢点,瞧你渴的!”
放下杯子,陈领擦了擦嘴角,掏出转户口的资料放在桌上,然后“咚咚咚”地向楼上跑去。
妈妈在后面说道:“他整天忙什么呢?”
这个儿子自从回来后,早出晚归,和她一起坐半个小时的时间,都屈指可数。
周小艺嘴角上扬,笑着说:“不知道,天天像被狗撵着似的。”
进了书房,陈领拿下挎包,从抽屉里取出纸笔,将封袋倒过来,“哗啦”一声,倒出一堆照片,便开始分类。
这里是六封信的资料,他根据邮戳上的时间进行了排序。
第一封信,是1983年6月,从合市寄出来的。地址写到:“合市大湾区,东乡镇朱家庄。”邮戳是“东乡”。
信里的内容很简单,只是说平安到家了。
这个信息虽然简单,但却非常重要。它表明,朱莹莹是合市郊区人,老家就是朱家庄。
这就是朱莹莹的“根”,有了它,无论这个女人躲到哪里,都能从这里找到她的蛛丝马迹。
第二封信,是一个月后寄来的,地址是合市十六中学。
朱莹莹在信中,向余晓婷讲述了自己工作的事情,她被安排到第十六中学担任美术老师了。
相比前两封信,第三封信就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了。这封信是 1984 年 9 月,从合市大湾区教育局寄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