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自担任兵部侍郎后,整个人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驱使,全身心投入到提升大唐军队实力的事务中。白昼,他穿梭于兵部的藏书阁,在堆积如山的典籍间寻寻觅觅,泛黄的书页在他指尖翻动,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有关历代兵制的记载;夜晚,烛火摇曳,映照着他在书房中紧锁的眉头。他时而托腮沉思,时而奋笔疾书,与戍边归来的将士促膝长谈,详细记录下他们在战场上的见闻与对现有兵制的看法。经过无数个日夜的钻研与考量,林羽心中渐渐笃定,将府兵制改为募兵制,是提升大唐军队战斗力的关键所在。
在一个静谧的夜晚,书房内烛光微弱,窗外偶尔传来几声虫鸣。林羽坐在书桌前,面前摊开着一张宣纸,他饱蘸浓墨,笔锋游走如龙蛇,开始撰写那份倾注了他全部心血的奏章。他时而停下笔,凝视着烛光,脑海中回想着与将士们交谈的场景,那些战场上的艰辛与无奈,百姓们遭受战乱的苦难,都让他更加坚定了改革的决心。就这样,一份详细阐述募兵制优势与实施办法的奏章,在他的笔下逐渐成型。
几日后,林羽怀揣着奏章,心中既忐忑又坚定。他深知这份奏章关乎大唐的未来,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当他站在李治面前,双手呈上奏章时,微微颤抖的双手泄露了他内心的紧张。李治接过奏章,翻开第一页,目光迅速被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吸引,越看神色越凝重,他意识到,这是一件足以撼动大唐根基的大事,不可草率决定,于是决定在朝堂上展开讨论。
早朝时分,金色的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宛如细碎的金箔,洒落在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大臣们身着华丽朝服,按照品级整齐排列,有的神色平静,似乎早已洞悉朝堂即将发生的争论;有的则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即将到来的议题。李治端坐在龙椅上,身姿挺拔,面容凝重,他清了清嗓子,声音在朝堂上回荡:“今日,朕召诸位爱卿前来,是要商讨兵部侍郎林羽所提的将府兵制改为募兵制一事。林爱卿,你先说说你的想法。”
林羽向前踏出一步,身姿笔直如松,拱手行礼,声音洪亮且坚定:“陛下,府兵制自西魏创立以来,历经岁月变迁,在往昔确实为国家提供了稳定的兵源,为大唐的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时光流转,如今的局势已截然不同。我大唐疆域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