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 第三百零七章 东阁评卷(1/3)
    第三百零七章  东阁评卷

    卢象升忙起身,将手中的卷子递给皇帝,“这考生在建奴问题上,倒是给了一些好的建议,陛下瞧瞧!”

    朱由检挑了挑眉毛,接过卷子看去,这考生先是分析了一波建奴和大明各自的优劣势,比如建奴野战能力优于明军,建奴实行奴隶制度,内部更为团结,统战能力也优于明军。

    “倒是敢写!”朱由检继续朝下看去,对于大明的优势,这考生也详细写了,大明体量大,无论经济、人口,还是军队人数,都优于建奴。

    另外,大明是汉人王朝,不论是文化还是朝廷制度,比之蛮荒之地发展的建奴优势更大,大明依靠地理和军力优势,若是打持久战,足可以拖垮建奴,前提是没有晋商这种内奸输血给建奴。

    “加强防御,在经济上对建奴实行封锁,铁器、盐等物资严控走私贩卖,训练新军,发展火器…他们可入关骚扰我军,我军也可出关去沈阳袭扰”

    朱由检忍不住笑了笑,倒是有意思,也不是个迂腐顽固之人,他将卷子递回给卢象升,“是个人才,留吧!”

    这个意思,就是能有前十,卢象升点了点头,将卷子放在手边。

    “陛下,这考生对于江南农田,想法也是不错!”这时,郑三俊将一份卷子递给朱由检。

    朱由检看到卷子上的字迹时,首先赞了一声。

    和会试不同,殿试的卷子只糊名,不用重新誊写,因此考生若能写得一手好字,的确是可以加分,后世的高考不也是如此,若卷面整洁,字迹更是出挑,疲惫的阅卷老师定然愿意多给些分数。

    这考生应当是江南人,他整篇策论只针对江南农田的合理利用,半分未涉及到北方的田地,不过没有关系,朱由检在看了他的开头之后,心神已经被吸引了去。

    “昆山之东,接于海之冈陇,东西仅百里,南北仅二百里,其地东高而西下…常熟之北,接于北江之涨沙,南北八十里,东西仅二百里,其地皆北高而难下是二处谓高田。而昆山岗身之西,抵于常州之境,仅一百六十里,常熟之南,抵于湖秀之境,仅二百里,其地低下,皆谓之水田……”

    “高田常患旱,水田常患水,每春末夏初,雨未盈尺,湖水涨二三尺,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