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星涵家几代人都是清谈大家,她耳读目染,从小便浸润此道。
当年东晋大才女谢道韫以清谈名盛当时,让多少名士自愧不如。谢星涵有“小谢道韫”之称,其清谈功力,可想而知。
而在谢星涵的眼中,王扬是典型的儒学弟子。
虽然天下儒玄双通的也有不少,但像王扬这么年轻就能在《尚书》学领域彻底折服刘昭,其用力之勤,用心之专,可想而知。
所谓术业有专攻,既然“专”就不容易“博”,像王融那种既博且专的天才,世间能有几人?那可是本朝第一才士!
所以谢星涵虽然对王扬《尚书》学的功夫很服气,但说到清谈,却没把他放在眼里。
——————————
注:不少人对清谈有误解,认为清谈只谈三玄,其实不是,清谈的范围非常广,虽然以三玄为主,却也旁及佛学及其他宇宙人生哲理,甚至包括人物点评。对这一点感兴趣的小伙伴可参看唐长孺先生的《清谈与清议》以及唐翼明的《魏晋清谈》。
王扬做出兴致缺缺的样子:“还是算了,一会儿赢了你,你又找茬生气,然后翻旧账什么的,太累。”
他要借此机会堵一下谢星涵的嘴,这样万一以后谢星涵再提以前的那点恩怨,他就可以说这是她因为清谈输了,所以嫉恨找茬。
“少废话!我跟你谈!但你若是输了,给我当十天奴仆,端茶送水,听我调遣,任劳任怨,任打任骂!”
幼稚
不如来点实惠的。
王扬道:“好。但如果你输了,你帮我抄一部书,六天内抄三百份,做不做得到?”
谢星涵挑眉:“这书有多少卷,多少字?”
“不多,只有一卷,四千多字。”
谢星涵不以为意道:“简单。我请十位佣书,每人每天抄五份。”
“书的内容,六天内不能外泄。”王扬补充道。
“可以,我把他们拘在府内,六日后再放。”
财大气粗就是好啊!
王扬心中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自己若是有本钱雇人,也不至于要用打赌的办法。
“谢丫头,如果你输了,可要把郭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