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留米,清晨的阳光还带着一丝寒意。
大街上人来人往,大多是老弱妇孺,一个个报童挥舞着手中的报纸大声叫卖:
“号外!号外!《东京新闻》头版,皇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遭遇华军非法射击,导致帝国军人失踪,双方爆发大规模冲突!”
“快看呀!《朝日新闻》,上海局势突变,帝国侨民遭受迫害,我海军决然登陆,华军大败!”
。。。
林远正琢磨怎么玩个大的,被报童声音吸引,叫住报童买了几份报纸。
《华北突发冲突!皇军于卢沟桥遭 “挑衅” 奋起自卫》
《上海局势骤变!皇军为护侨民与 “支那军” 激战正酣》
一个个标题映入眼帘,林远瞳孔骤缩。
抗联军队刚撤出东北,鬼子就迫不及待搞出这么大的阵仗,看来他们早就蓄谋已久。
林远额头青筋暴起,既然如此,那就让你们感受一下华夏的怒火吧!
他不再隐匿身形,纵身高高跃起,一边向城外方向飞奔,一边以漫天花雨的手法甩出一枚枚毒气弹。
毒气弹引信撞击地面后,阀门大开,滚滚黄烟伴随着嗤嗤的声响弥漫开来。
刹那间,整个城镇都被黄雾笼罩,无数惨嚎声四起。
林远面无表情,脚下没有丝毫停留,直奔远处港口而去。。。
。。。
远东苏方境内,一处临时驻地,简陋的木屋内,昏黄的灯光摇曳。
杨靖宇、赵尚志、魏拯民、李兆麟等人围坐在一张粗糙的桌子旁,桌上摊着几份辗转得来的报纸,俄语、汉语、日语皆有。
油印机在桦树皮上碾过最后一道墨痕,魏拯民突然攥紧泛黄的《真理报》,俄文标题\"华夏危机\"在他布满冻疮的手背上颤抖。
火塘里炸开的松脂照亮了角落里的日制收音机——那是三个月前伏击关东军给养队缴获的战利品。
\"老赵!把天线转到东南方!\"
杨靖宇的大衣下摆还挂着冰碴,腰间两把毛瑟c96却擦得锃亮。当短波杂音里挤出\"上海闸北\"四个字时,正在磨刀的赵尚志突然将匕首插进原木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