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冷,北边的城市已经白雪纷飞,许笙岚也穿起了大衣,每天挤公交车也不再痛苦,车里人多暖和。
到了班房,大姐们在指挥何建晖这几个小年轻,让他们把晚上搬进来的花盆再搬出去,然后就听到他们在阳台上发出了哈哈哈的大笑声。
大姐他们好奇的也去阳台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紧接着她们也笑的直不起腰。
许笙岚也忍不住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文体署隔壁的文旅署在搞事情啊。
他们州不是旅游城市,但是上面为了拉动内需,要求每个地方都要搞出地方特色,让人流动起来,经济活起来。
文旅署也学其他的地方的文旅署,搞起了官方视频号。今天他们就在拍视频,文旅署的署长穿着古装,拿着折扇在练习古人走路。但是文旅署署长的不高的个子,像口锅的大肚子,穿起古装特别滑稽,看到的人都觉得好笑。
当然,在看热闹的可不止他们文体署的人,其他在这个院子里办公的官署都在看,笑的声音可比他们文体署的大。
文旅署的署长停下了动作,笑眯眯的看着楼上探出来的脑袋,把看热闹的人看的一个个都不好意思的缩回脑袋。
“别走啊同志们。”楼底下传来了大喇叭的声音,文旅署的署长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个大喇叭,正在喊呢,“咱们都是一个院里的官署,远亲不如近邻啊同志们,都帮着给咱们文旅署想点筏子啊。咱们之前发的那些视频都被府里当反面教材了。我们文旅署丢的不光是我们文旅署的脸,是咱们整个州的脸啊。大家有什么好点子都不要吝啬发言啊。”
文旅署署长还在楼下动员院子里各个官署的人集思广益呢,许笙岚跟大家一样掏出手机,开始翻看文旅署之前发的视频。只能说跳广场舞的大妈她们发的视频质量都比他们文旅署的高。
然后第二天就听说文旅署要搞一个什么非遗的前世今生主题短视频系列,还要在太常寺里面找一个主角,以这个主角的视角向社会大众介绍他们州的非遗文化。
他们州旅游是排不上号,但是文化底蕴可不比任何地方少,要是好好做这个非遗系列肯定能完成上级交下来的任务。
听说太常寺的大人昨天下午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