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布局其实就是一个大号的县衙门。正如县衙进门就是六房一样,从午门进了紫禁城第一层就是文渊阁和六部给事中驻紫禁城办事处。
翰林院在制度上是皇帝的秘书室、参谋部,翰林在汉朝、晋朝被称为侍中,理论上和太监系统一样,同属于内廷。内廷人员选拔升迁与外朝不同,不经过吏部铨叙、大臣廷推,由皇帝一言而决。
内阁就是翰林院派驻皇宫的机关,以文渊阁为办公室。
文渊阁在紫禁城东华门内。魏彬从西苑太液池出来,没有绕紫禁城,直接从西华门穿过皇宫来到文渊阁。
正德十四年,内阁共有杨廷和、梁储、蒋冕、毛纪四位大学士。今晚在文渊阁值守的是首辅杨廷和、四辅毛纪两位阁老。
两位大学士在值班室里被魏彬从床上叫起来,披着衣服来到文渊阁正堂看正阳、临淮两位税务大使的奏疏。北京三月还在下雪,文渊阁值守的中书舍人生着火,烧上一壶热茶,热了一碟点心请两位阁老垫垫肚子。
两位阁老吃着点心喝着热茶,听中书舍人念完奏疏也是无语。
阁老见惯大场面,凌晨睡意正浓被人叫起,还认为是宣大防线示警或淮河春汛决堤,须打起十分精神对待,结果是这种小事。
刚才魏老公传达了圣上的态度也很明确,对凤阳行商破关抗税事件不以为意。
杨廷和懒洋洋地问毛纪:“海翁,你怎么看?”
毛纪是山东莱州人,原籍在凤阳府泗县。他打了个哈欠说:“内阁中没有人比我更懂凤阳!太祖的恩情还不完,凤阳永远是我皇明的基本盘,要相信凤阳民众!
事情经过不可听一面之词,等寿州县、临淮县、凤阳府、中都守备太监的奏疏来了再说。”
内阁此时还没有形成首辅制,阁老们的座次只是按入阁的先后排名,理论上阁老们是平等的。
杨廷和听完奏疏心中骂了一句“先人板板”。他是四川成都人,原籍吉安府,已经不知道吉安骂人的话了。
大明广有天下,隔三差五就有天变异象、地龙翻身、洪水火灾大旱、民变边警等重大事件报上来,内阁经常于深夜从床上被唤醒处理急件。
这段时间大明四海升平,气焰嚣张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