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 第46章 白云苍狗,世事无常(1/5)
    “吏部第三次部议现在开始。”

    吏部的会议室里,台上的吏部尚书陆完瞟一眼左边的左侍郎廖纪,右边的右侍郎罗钦顺,又看看台下一堆堆的郎官主事,揉揉额头,宣布开会。

    前段时间,正德几乎把朝廷吏部之外的郎中及以下的官员清扫一空。上百个官员被杖责后贬去外地,十几个官员被杖毙,给京官生态园留下了巨大的基层空缺。

    陆完不得不让文选司、考功司把大明进士出身的六七品官员们的档案翻出来,找出可以补缺的人,每找到一批就开一次堂官集议会议。

    其实部议可以不开。按大明体制,六七品京官的铨选、升迁,吏部尚书一个人就可以拍板,甚至文选司郎中就可以决定。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因为空缺太多了,各个方面的势力都要考虑,在朝堂形成平衡。而且以陆完的层次,他基本上不认识五品以下的官员,所以需要集思广益。

    左侍郎廖纪、右侍郎罗钦顺老神在在,闭目养神。

    大明官府里各个部门的副手,其地位都很尴尬,制度上都没有明确的职责,都需要主官授权。正如府丞不如排名后面的推官,侍郎也不如下面各司的郎中。

    陆完是成化年间进士,是廖纪罗钦顺的科场老前辈。何况陆完以平刘六刘七的军功先当兵部尚书,再迁为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哪里会看得起左右两边寸功未立、只会辩经的弘治年间进士!

    踏马的不务正业,《大学》、《中庸》加起来总共才五千字,你廖纪写十几万字的读后感有何用?你罗钦顺翰林出身,你清高你了不起,你关起门来搞气学又有何用?

    怎么我有两个这样的副手!根本指望不上!

    平日在部议中,左右侍郎就是背景板。今天也不例外,只有台下的郎官们紧张地掏出碳笔和笔记本,准备记录文选司郎中报出来的一个个人名和履历。

    今天的吏部会议室里,除了左右侍郎,个个都有疲惫之色。郎中、员外郎们天天在档案里筛呀筛,每过半个月拿出一批名单上会,再集议挑选。

    陆完见属下被九九六搞得无精打采,决定讲几句冷笑话。

    “我知道大家都很累,但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我又何尝不怀念当年做牛做马又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