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 第103章 历史转折中的杨树人(1/6)
    加试之后,举子们纷纷离开南京衣锦还乡。杨植在南京城里的熟人不少,一时半会走不了,丛兰等人得一一拜访。只有王阳明遭遇父丧,丁忧回余姚去了。

    杨植又盘旋数日正要启程回凤阳,李充嗣从北京述职回来了。他被授太子少保,挂了工部尚书衔去苏州继续主持吴淞江疏通工程。

    “李少保,恭喜恭喜!少保面圣之际恰逢圣上大婚,圣上心情一定很好吧?”

    李充嗣实现了少年就学时的人生目标,心情很好,乐呵呵说道:“皇后是昭圣慈寿太后选的,圣上心情不好!不过宫内之事,我们做臣子的不要去打听。”

    杨植不服气反驳说:“前几代怎么还有给事中劝皇上不要临幸某妃子太长时间,要懂得节制?他们怎么打听出来的宫闱秘事?”

    李充嗣哭笑不得:“以前历代皇上老实忠厚。今圣少年老成,喜怒不形于色;天资聪颖出口成章,文化水平极高。越是这样的人,越是难对付!”

    “明白了!圣上对东征怎么说的?”

    “今圣似乎和大行武宗皇帝一样,对海外没有什么兴趣,他对塞外更关注,还想收回南洋的驻军、管理。”

    杨植大怒道:“那些朝中文武,整天也不知道给皇帝灌了什么迷魂药!他们懂个屁,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们地方官就是比他们接地气!”

    这话爱听!李充嗣闻言心情开朗。

    李充嗣、丛兰这些三甲赐进士因为考试时文章写得一般,导致官场低,一辈子都在地方上,累死累活拼命才积功升到二品,没有起步就当朝臣,搞搞顶层设计战略规划就升官的经历。

    “我去内阁叙职时,杨首辅还问起来你,问得很详细。虽然他没有表态,但我感觉他对你深怀恶意!气学又小众又鲜明,你明年去北京参加会试时写文章要小心!”

    李充嗣东征挂衔左都御史,有资格考评他的机构自然只有内阁,他这才有机会第一次见到首辅。

    杨植摸摸下巴想了一下,躬身施礼道:“谢前辈预先警示!后生晚辈没齿不忘!吾观杨首辅如插标卖首尔,晚辈这就告辞!”

    李充嗣愕然,问道:“你要去找谁?找丛兰还是王阳明?”

    “我去找南京守备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