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清和大街。
要问这一整条街,最显赫的是哪一户人家?
当属一门四进士,父子四人同样在朝为官的童家。
童老大人年近花甲,尚未致仕,时任从一品少师。童家大爷任礼部员外郎一职,从五品官职。童家二爷比大爷更为出息,已是正五品郎中。
唯有在翰林院的童家三爷官职不显,瞧着也不像是能走仕途的样子,不过架不住人家运道好,娶的夫人姓卫!
哪个卫?
当然是未来皇后娘娘的那个“卫”。
谁不知道,未来的皇后娘娘在北地屡立奇功,不但受新皇敬重、信赖,亦受整个大雍朝百姓爱戴。
哪怕是和离二嫁之身,地位也无可撼动。
卫家人丁不多,上一辈可就这么一位出嫁的姑奶奶,皇后娘娘也就这么一位姑母。
哪怕童家先前站错了队,又有何妨,有着与卫家这一层关系在,料想新皇也不会过于为难他们。
让人忍不住感叹一声,“真真是好命啊!”
“好什么?”有那知道内情的人,忍不住嘁了一声,“你们怕是还不知道吧,童三夫人已经不在这童家大宅里住着了。”
说罢,“啧啧”了一声,摇着头道:“童家呐,怕是搭不上卫家这股东风了!”
…
清和大街,童家大宅。
正如有心人判断的那样,气氛正是凝重。
正厅内,上至童老大人、童老夫人,下至童家三房嫡子童文涵,尽都在坐。
童文涵已经过了束发之年,一张脸上却还稚气未脱,带着几分孩子气般的怒气,气哼哼地坐在童三爷身旁说道,“母亲竟然连我都不愿意见。”
“弟妹好狠的心,她可只有文涵这一个儿子。”童大夫人低声嘀咕。
厅中仆从已被遣走,关起门来,只有童家自己人。
众人将目光投向上首坐着的童老大人,这事,说到底还得他老人家来拿主意。
“卫家态度强硬,只怕是起了让卫氏与老三和离的心思。”童老大人沉吟片刻,低声一叹。
当初夫人做下这事之时,他并非一无所知。
只是谁也不曾想到,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