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村口,两辆牛车缓慢的行驶在山路上,马三打量起两家的牛车,每个车上五个孩子,还有两个大人在赶着牛车。
马三和牛大仁聊了几句也知道了,赶车的两个人都是牛大仁家的雇农,两个中年汉子一路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后面五个小孩也是面面相觑,也就马三还能和小胖子聊上两句。
其他几个孩子里面有一个马三倒是熟悉,大伯家的老二叫马愣,年纪算起来其实和马大差不多,也已经12了,另外还有一个年龄稍大的孩子叫王朋,也是12岁,算是牛老爷选中的两个偏大的孩子去照顾牛大仁的饮食起居。
村里的孩子们基本18左右就成家了,12到16的孩子也基本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还剩下一个像闷葫芦一样的孩子,小胖子问了半天,才整明白叫刘小三,7岁了。
前面赶车的两个汉子边走边聊,后面五个孩子也是慢慢的熟悉起来,小胖子问马愣
“马三的名字我能理解排行老三,你爹为啥给你起名马愣啊?”
马愣一本正经的解释道,
“大名也是我爹在我四岁才给起的,我爹先开始也一直不知道怎么起名,后来看我天天蹲在地上研究蚂蚁,经常愣在那里,所以就叫我马愣了。”
听完马愣的解释,几个少年是憋笑憋的面红耳赤,但碍于在马愣面前,又不好意思放声大笑,尤其是马愣完美继承了大伯的基因,那才十二岁的身体已经颇为壮实,王朋虽然比他大一岁,但明显瘦弱了许多。
一路上聊的倒也算是欢快,中午顶着太阳一路缓慢行走,马三有气无力的靠在牛车上,偶尔打趣两句。
庄稼人们每天只有两顿饭,早上一顿,晚上一顿,每天中午不吃饭,马三到现在也没能适应,总感觉中午饿得慌。
转眼在已经快要结束一天的行程,山路难行,这一天下来也就走了估计20多里,路遇大坑还要都下车帮忙推一把,刚推完车,马三有气无力的躺在牛车上。
看着牛大仁也是没受过这个罪,整个人躺着不说,一条腿还搭在自己的身上,马三倒也没说啥,毕竟现在人家可是自己的少爷了,为了给小胖子多腾出点位置,身体微微往起坐了坐,抬头看见刘小三时不时的就向后面看去,马三一时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