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口三十里外,夏军大营
李元昊端坐于帅椅之上,正在翻看着手中的《荀子》,仔细看去,书页上面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磨损,显然是经常被主人拿在手中观看的。
“朕似乎有些明白‘王夺之人,霸夺之与,强夺之地。’的道理了,原来要做一个合格的君王不只是要去争夺土地,资源还有人口,还要去争夺人心的归属,一个能让百姓认可,心甘情愿追随的君王才是一个合格君王啊。”
作为一个君王,需得向书中说的那样,喜怒不形于色,赏罚分明,虚心纳谏,不愧是中原文化啊,真是博大精深呐。
这大概也是汉人能长久占据中原,而我们胡人却很难长期统治那里的原因吧。
随着渐渐深入的学习这本儒家典籍,李元昊也是受益匪浅,渐渐的喜欢上了儒家文化,或者说是儒家文化中的不露圭角,韬光养晦。
“启禀汗王,属下有重要军情禀报。”门口突然传来了近卫略显焦急的传报声,被迫打断读书的李元昊默默把书本放到桌面。
“什么事,进来说吧。”习惯性的眯了眯眼睛,李元昊一脸平静,眼底深处却是闪过一抹淡淡的不满。
“喏。”近卫恭谨的回了一句后,便双手手托着战报,脚步轻快的躬身进入了王帐 。
“启禀汗王,延州细作传来的最新情报,请您过目。”那近卫一进王帐,就扑通一下跪在了李元昊的案前,并把手中军报高高举起,递到他的面前。
“朕知道了,这里没你的事了,你先出去吧。”淡漠的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近卫,李元昊对他随意挥了挥手。
“属下告退。”冲李元昊重重抱了一拳,小近卫低头退了出去。
“不知大宋这次会给朕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眸光中闪过一抹兴奋,李元昊一把打开手中的战报,仔细的读了起来。
“嗯,这个叫什么郭念祯的小子,居然能和细封犬吠大战三十回合,最后还是一招毙敌,真是骁勇啊,还有那个叫杨基业的小子,有勇有谋,居然想的出来乔装打扮,潜入敌营的法子,关键还真的被他做成了,后生可畏啊。那大宋皇帝真的是好运气啊,无数能臣武将为他效力。”品了一口桌上的杯中青凤髓,李元昊眼中闪过对大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