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西军开始冲动,两军的距离不断的拉近,四百步,三百步,直到进入两百步的范围。光复军的一百门迫击炮同时发威,密集的炮弹落在大西军的军阵中,一片一片的收割这士兵的生命。此时城楼上的孙可望见自己的军队损失过大有点肉疼,但隐约看见远处的树林边出现了骑兵的身影,于是喜从心来。上次涪城之战,由于地形的原因,不管是步兵还是骑兵,都只能正面强攻,导致损失惨重。而这次是平原作战,自己的骑兵可包抄明军的后路。只要骑兵冲垮明军的后军,整个明军大阵必然慌乱,那时自己再挥军掩杀,必然大获全胜。
就在孙可望在城楼上幻想着战争的进展时,光复军中的加农炮开始咆哮。大片大片的弹丸飞射而出,瞬间击碎了前排的盾车,硕大的弹丸瞬间击穿了大西军胸前的木板,然后在打穿士兵的身体,带着上一个士兵大片的血肉飞向下一个人。每颗弹丸都会带走三四个士兵的生命才会停下来。一轮炮击后炮兵取出里面的子炮,重新换上一门子炮,然后在炮长的指挥下,又是一轮齐射。随着光复军阵地前一阵白烟腾起,大西军的军阵便在密集的弹雨中失去一大片。经过四五轮炮击后,大西军的前军已被打的七零八落,由于背后的督战队的胁迫,没有被加农炮击中的幸运儿,鼓起勇气,终于冲到了一百二十步内。随后光复军的步兵在连长的指挥下,开始举枪瞄准。一阵阵炒豆般的枪声响起,冲上来的士兵已经全部倒下,而且大多都是面部中弹,可见线膛燧发枪的精准度确实很高。后面的大西军士兵见第一轮冲锋的五千士兵全部倒下,握着兵器的手都开始剧烈的颤抖。这样的火力覆盖,对这个时代的士兵来说,简直就是噩梦,令人绝望的噩梦,他们的勇气已被那隆隆的炮声震的支离破碎。而此时城楼上的孙可望依旧抱有一丝的幻想,他认为只要自己的骑兵到了必然能扭转战局。于是他再次命令第二波一万人马开始冲锋。但也正因为他的这个想法,让大西军失去了将绝大多数人马撤回城里的机会。
正当第二波冲锋的人马开始被迫击炮轰炸的时候,孙可望已经看见光复军的侧后两翼烟尘滚滚,他知道他的骑兵到了。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在上一次输的太惨,总会想着在下一次赢回来,这是人性,孙可望也不例外,他太想赢下这一仗了。为了尽可能的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