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陈潜倒不是不能理解陈正。
因为陈母欲要掌权控制整个陈府,其对陈正自小的教育便有失偏颇。
再加上陈正本身修行资质不够,只是和陈色相比矮子里面拔高个继承了陈府的家主之位与官场资源,但最后也就得了个五品的工部员外郎而已。
填海境的修为,能有五品只能说陈府余荫不浅了。
但也因为如此,常常有人认为陈正德不配位,诟病堂堂国公之后竟只能位居五品,无所作为的混日子。
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陈正只好从其他方向寻找办法。
本就有些古板的他渐渐的变得更加古板起来。
因为自己的不成功将希望寄托在后代身上,希望子孙能够替他重振国公府的风范。
总想彰显自己作为父亲和一家之主的威严却从自己身上找不到任何可值得一提的东西。
妻子一心向佛,心思却比那夏夜池塘里的蝌蚪还要多。
好不容易找了个年轻漂亮的姨娘,却是个愚笨撒泼却又偏偏自认聪明令人厌烦的主。
哪哪都不顺心,哪哪都会碰壁。
明明贵为国公府名义上的主人,最后只能以最原始,也最能让他体会到为人父母掌控感的肢体暴力去管教后代,以此满足他心底最后一丝可怜的自尊。
而就在这个时候,陈潜的亲大哥,胡夫人嫡子在陈正那令人不敢恭维的教育下竟真的茁壮成长,成为了一块绽放光芒的璞玉!
于是陈正开始变本加厉,将其归功于自己特有的教育方式。
直到一次被有心人利用,用被做过手脚的“黄金棍棒”下了狠手。
最终酿成惨剧,为了封口不知死了多少下人才了结。
任何一个人的性格养成、行为模因、逻辑习惯等一系列看似不可捉摸的东西全部都是有迹可循的。
为了练习自己的因果大道,陈潜没少拿陈正做实验。
所以很多时候陈正将做什么、会做什么、能做什么他都了如指掌一清二楚。
理解并不代表着陈潜认同陈正的行为。
他身上也不是没有好的点,但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与陈潜没多大关系。
以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