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自信,只需三天时间,足以布置妥当。
到那时,再带那竖子来见董卓,则一切尽在掌控中。
董卓:“三日后,等那人回来,立刻带来见老夫。”
“是。”
不得不说,那竖子,果然料事如神。
这时,李儒进言:“主公待到召见那人后,打算如何处置于他?”
那人始终找王允,说明两人关系密切,不敢当着王允面说出来。
董卓:“老夫自有主张。”
“主公打算如何处置此祥瑞?”
三个祥瑞还能叫祥瑞吗?这祥瑞是不是太多了点?
董卓满脸问号的看向李儒。
你这么聪明个人,没发现被人给耍了吗?
李儒:“兹以为,无论如何,此人前来献宝,都是心向主公,仍需大加赏赐于他。”
然后用眼神暗示,必须表面上大加封赏,再私底下派人把他给做掉。
否则,主公必将颜面扫地,威信大受损失。
董卓也意识到,明着处决,等于向世人宣布自己上当,对权威大为不利。
“赏,重重赏赐,等他再来时,择选个良辰吉日,老夫亲自为他封官授爵。”
此时王允脑海里,不断响起那怨妇一般的声音:
“你没有诚意!你没有诚意!你没有诚意!”
这要是空手而回,那竖子极有可能,以老夫诚意不足为由,拂袖而去,不管这件事了。
那样这一切就全都白忙了。
不论如何,一定要稳住他。
哪怕他不敢刺杀,三天后,也要让董卓派人,把他给捉拿去。
如何才能稳住他?还要让他出手行刺?
就必须给他足够的好处,否则就是没有诚意,他就有理由拍屁股走人。
“董公,若三日后,那人不来,当如何是好?”
李儒听明白话中的含意了。
这次进献的宝贝,若是不赏赐回去,三日后,那人必然不会露面。
只有那人来了,才能新仇旧恨一起算。
“此人如此心向主公,主公当立即重重赏赐与他。”
着重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