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母深知,如果无法攻取吴郡,立不下大功。
孙家无论在吴郡还是在九江郡,都再难有立足之地。
“那么我们母子,当如何是好,还请将军指点一二。”
刘昊忽悠道:
“我此番率精兵前来历阳,就是奉袁公之命,攻取江南,”
“然,沙场之事,偶然性太大,谁都不敢保证不出现差池,”
“一但发生意外,我倒好说,唯独伯符,一但再败,我也难以保住他,”
“一但再败,伯符拥有万夫不当之勇,他想进退,便没人拦的住他,”
“唯独老夫人一家,身处九江郡,难免不会成为要挟伯符就范的筹码,”
“是以,老夫人不能不为退路,提前做未雨绸缪啊,也好让伯符全无后顾之忧。”
这就令孙母十分为难了。
她们本是吴郡人,一直生活在吴郡。
可现在,好大儿孙策攻打吴郡未果,招致大败,吴郡肯定是回不去了。
也确实,再留在这里,一但好大儿再败,被袁术问罪的话。
自己孤儿寡母的,很容易被袁术拿下,成为逼迫好大儿的筹码,最终全家都很难有活路。
“实不相瞒,自打先夫亡故之后,荆州已容不下我孙家,现如今,吴郡不能回,九江不能驻留,这该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还请将军念在吾儿为将军征战的份上,出手相帮,我孙家上下,定然感激不尽。”
“你愿去辽东吗?我师兄在安乐国,与安乐王是故交,可以帮忙安顿,再者,那里也比较安定,没有那么多纷争,未必不是一个好的去处。”
孙母沉吟半晌。
“吾儿何时能回?”
“收到战报,前晚被敌军夜袭,在四位老将军的保护下,向南突围了,怕是一时半刻难以回到历阳。”
“将军打算何时对江南用兵?”
“我虽一拖再拖,但袁公那边催促的紧,支应的军粮不多,怕是再有军令下达,就不得不渡江了。”
很显然,如果赶在好大儿回来之前,渡江作战。
一但战败,则袁术很可能降罪下来,把我们孤儿寡女给软禁起来,逼好大儿就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