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
在中医理论中,对于病症的描述往往蕴含着深厚的哲理与人体生理病理的洞察。“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这一描述形象地刻画了某种疾病状态下,患者先感到寒冷颤抖(洒淅恶寒),随后又出现发热的症状。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与外感风寒邪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医理论中,人体正气是维持生命活动、抵御外邪侵袭的重要力量,而外界的风寒邪气则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人体正气不足,或者外界的风寒邪气过于强盛,侵犯到人体肌表时,首先会导致肌表的卫气失和。卫气失和,就意味着人体的防御系统出现了漏洞,风寒邪气得以趁虚而入。
那我说一下什么是卫气。卫气在它属于人体正气的一部分,具有防御外邪、温煦机体、调节腠理(皮肤、肌肉的纹理及孔隙)开阖等多种功能。
从防御外邪的角度来看,卫气就像是人体的“边防军”,它巡行于人体的肌表,时刻警惕着外界的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的侵袭。一旦有邪气试图侵犯人体,卫气就会立即行动起来,与之进行斗争,从而保护人体不受伤害。
同时,卫气还具有温煦机体的作用。它像是一股暖流,不断地在人体内循环流动,为人体提供温暖,维持人体的正常体温。在寒冷的天气里,卫气的这种作用尤为明显,它能够帮助人体抵御严寒,保持身体的舒适。
此外,卫气还能够调节腠理的开阖。腠理是人体皮肤、肌肉的纹理及孔隙,它们是人体的“门户”,控制着人体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卫气通过调节腠理的开阖,可以控制人体汗液的排泄和外界邪气的入侵,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此时,人体的毛孔会闭塞,以防止邪气进一步深入。但与此同时,正气与邪气也会在体表进行交争。这种交争表现为恶寒、寒战等症状,是人体正气在努力抵御外邪侵袭的表现。
随着正气逐渐积聚力量,开始驱邪外出,正邪交争的程度会进一步加剧。这时,人体就会出现发热的现象。发热是人体正气与邪气斗争的反映,也是驱邪外出的重要过程。通过发热,人体可以加速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从而更有效地抵御外邪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