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也。
寸口脉,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寸脉,位于手腕桡动脉搏动处,是中医诊断中极为重要的部位。
在中医理论中,“寸口脉浮而紧”这一脉象描述,确实蕴含了丰富的诊断信息。首先,我们来逐一解析这一脉象的构成与含义。
“浮脉”通常意味着病邪位于体表,正如有向外发散的趋势,这里特指风邪的侵袭。风邪具有轻扬开泄、善行数变的特点,易袭阳位,因此当风邪侵袭人体时,脉象往往表现为浮。
而“紧脉”则表明病邪性质紧束、有力,这多指寒邪的束表作用。寒邪具有凝滞、收引的特性,能够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脉象因此变得紧张有力,呈现出紧脉的特征。
将两者结合起来看,“浮则为风,紧则为寒”,这一描述准确地揭示了患者此时既有风邪的侵袭,又有寒邪束表的情况。这种脉象往往出现在外感风寒的初期,患者可能伴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鼻塞、流涕等症状。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通过对脉象的细致观察和分析,医生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病邪的性质、部位以及病情的轻重缓急,从而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风邪与寒邪对人体不同层面的影响。接下来,我将从中医理论的角度,为您详细解读这一观点。
我们需要了解卫气和荣气(或营气)的基本概念。卫气行于脉外,如同一道坚实的屏障,护卫着人体的肌表,具有抗御外邪的重要作用。它就像是人体的“边防军”,时刻警惕着外界病邪的侵袭。
而荣气(或营气)则行于脉中,它如同人体的“后勤部队”,负责滋养全身,化生血液,为人体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和营养。荣气的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状况。
我们再来看看风邪与寒邪的特性及其对人体的影响。风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它的特点就像是一个不受约束的“流浪者”,喜欢四处游荡,寻找机会侵入人体。由于卫气行于脉外,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因此风邪往往首先侵袭卫气,导致卫气功能受损,人体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