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
在中医理论中,“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这句话,指的是人体脉象可以分为三个部位(寸、关、尺),并且脉象的变化与阴阳的平衡状态密切相关。这里的“阴阳相乘”,可以理解为阴阳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则是说人体的荣气(营气)和卫气,以及血液和气机,都在人体内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荣气主要滋养脏腑和经络,卫气则主要起到防御外邪、调节汗液排泄等作用。血和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们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这句话描述了人体呼吸的过程以及呼吸对津液流通的影响。呼吸时,气息在人体内部上下运行,通过呼吸运动,使得津液得以在全身范围内流通和分布。这对于维持人体的水液平衡和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随时动作,效象形容”,则是指脉象会随着人体的活动状态而发生变化,并且脉象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中医通过诊察脉象,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从而做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春弦秋浮,冬沉夏洪”,这是中医对四季脉象特点的描述。春季脉象弦细而长,象征着万物生长;秋季脉象浮大而散,与秋季气候干燥、肺气宣发有关;冬季脉象沉而有力,与冬季气候寒冷、阳气内藏有关;夏季脉象洪大而滑,与夏季气候炎热、阳气外散有关。这种脉象的变化,不仅反映了人体对季节变化的适应性,也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
原文: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
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察色)和诊察脉象(观脉),医生可以获取关于病人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
“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描述了脉象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脉象的大小(即脉的粗细、强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往往没有固定的规律。这要求中医医生在诊察脉象时,需要细致入微,全神贯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