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网游动漫 > 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 > 第五章 (20)二桂枝越婢汤(1/3)
    原文: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在中医理论中,“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这一描述,蕴含了深刻的医理与辨证施治的原则。

    首先,我们来解析一下症状:“太阳病”是外感病初期的统称,主要病位在体表,与风寒等外邪侵袭有关。“发热恶寒”是太阳病最常见的症状,表明体内正邪交争,正气欲驱邪外出而发热,同时外邪束表,卫阳被遏而恶寒。“热多寒少”则提示病势有所发展,热邪逐渐占据上风,但寒邪尚未完全退去。“脉微弱者,此无阳也”,这里的“无阳”并非指阳气完全丧失,而是相对于病邪而言,正气显得虚弱,脉象微弱,反映了正气不足,驱邪无力的状态。

    接下来,我们谈谈治疗原则:“不可发汗”,是因为患者此时正气已虚,若强行发汗,不仅不能驱邪外出,反而可能更伤正气,导致病情恶化。“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则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了一种既解表又顾里的治法。桂枝二越婢一汤由桂枝汤与越婢汤按比例组合而成,桂枝汤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越婢汤则能发散风热,清热利水,适用于外感风热兼有水肿之证。两者合用,既能解表清热,又不至于过汗伤正,符合患者“热多寒少,脉微弱”的病情特点。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原文:桂枝(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炙)各十八铢 大枣四枚(擘) 生姜一两二铢(切)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谢邀。

    这组药材及其剂量,是出自“大青龙汤”方剂。在古代中医的计量单位中,“铢”是一种重量单位,而现代我们更习惯于使用“克”作为重量单位。下面,我将为你进行剂量和成分的换算,以及简要的成分介绍。

    剂量换算:

    桂枝(去皮)十八铢:约等于6克(古代1两约等于现代30克,1铢约等于065克,但此处为大致换算,实际可能存在微小差异)

    芍药十八铢:约等于6克

    麻黄十八铢:约等于6克

    甘草(炙)十八铢:约等于6克

    大枣四枚(擘):大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