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故责之。
在中医理论中,确实存在着对于不同体型人群脉象特点的观察和总结。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这句话大致可以理解为在诊断时,对于体型肥胖的人,若脉象偏浮,可能反映出某种体质或病理状态上的异常;而对于体型消瘦的人,脉象偏沉则可能是常态,但若反之,即消瘦之人脉象反浮,同样可能提示某种健康问题。
这里提到的“肥人当沉,今反浮,故责之”,可以理解为在正常情况下,肥胖之人的脉象相对较为沉实,这是因为肥胖者体内多痰湿,气血运行相对不畅,脉象往往较为深沉。然而,如果肥胖之人的脉象反而浮大,这可能意味着体内有热、有风、有痰火等病理因素干扰了气血的正常运行,使得脉象表现出与体型不符的浮象,因此医生需要对此进行进一步的诊察和分析。
当然,中医的诊断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脉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等多方面信息,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此外,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是独特的,因此在实际诊疗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分析和处理。
总之,这句话反映了中医对于不同体型人群脉象特点的观察和总结,也提醒我们在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以上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原文:师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为不治,决死也。若计其余命生死之期,其以月节克之也。
在中医脉诊理论中,寸脉与尺脉分别代表着人体不同部位的生理病理状况。寸脉位于手腕近掌侧的前部,主要反映心肺等上焦脏腑的病变;而尺脉则位于手腕近肘侧的后部,主要反映肾、膀胱等下焦脏腑以及阴阳气血的盛衰。
“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这句话大致可以理解为:如果寸脉的搏动不能延伸到关脉(即手腕中间部位,是寸脉与尺脉的分界点),可能意味着上焦的阳气衰败,即所谓的“阳绝”;而如果尺脉的搏动不能延伸到关脉,可能意味着下焦的阴气衰败,即所谓的“阴绝”。这两种情况都被视为病情危重,预后不良,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