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痕迹,也是许国璋将军英勇事迹的见证。
在成都人民公园,“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庄严肃穆地屹立着,它宛如一座不朽的丰碑,铭刻着川军将士们的丰功伟绩。碑前,常年摆放着新鲜的草鞋,这些草鞋,都是巴中老区百姓们一针一线精心编织而成的。守陵人赵大爷,他每天都会认真地擦拭着纪念碑,他说:“每双草鞋要打九百九十九道结,象征川军转战九省的战绩。”每一道结,都饱含着百姓对川军将士的深深敬意与感激之情。2015年抗战胜利日,那个特殊的日子里,有位百岁老人,他步履蹒跚,却又满怀深情地颤巍巍地捧来三十双草鞋。他眼含热泪地说,这是替1937年出川未归的三十个同乡兄弟还愿。那三十双草鞋,承载着老人对同乡兄弟的思念,也承载着一段难以忘怀的历史记忆。
重庆歌乐山,那片茂密的山林深处,仿佛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考古队在一次勘探中,意外发掘出刻满人名的石壁。当考古队员们仔细辨认后,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原来,这正是1944年远征缅甸的川军新38师官兵名录。带队教授在仔细查看名录时,含泪发现,许多名字旁刻着“已回家”三个小字。那一刻,所有人都被深深打动,原来,这些客死异乡的将士,早就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完成了魂归故里的夙愿。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的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后人。
抗战期间,四川这片土地,宛如一座坚实的后盾,承担起了无比沉重的责任。它承担了全国三分之一的财政支出,为抗战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在每五个士兵中,就有一个是川人,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抵御外敌的钢铁长城。三百万双草鞋,踏遍了黄河两岸、长江南北,在平型关那厚厚的雪地上,留下了带血的足迹,那是他们奋勇杀敌的见证;在长沙那片被战火焚烧的焦土中,烙下了不屈的印记,那是他们顽强抵抗的象征。
李宗仁在回忆录中,曾满怀感慨地写道:“川军将士用最简陋的装备,打出了最顽强的战斗,他们脚上的草鞋,踏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这句话,是对川军将士们最崇高的赞誉,也是对他们英勇事迹的最好诠释。
今天,在四川大邑县的抗战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双特殊的草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