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九州民间志 > 民国那些事2 铁血十八星旗(1/3)
    铁血十八星旗:辛亥革命的民间记忆

    第一章 染坊惊变(1907年春)

    武昌胭脂巷的槐花飘着淡淡的苦涩。十四岁的陈阿福蹲在染坊天井里,看父亲陈敬之将靛蓝染料倒入青花瓷缸。布匹在染池中翻涌,像翻滚的云海。

    \"记住,蓝是天空,黄是星辰。\"父亲用木勺搅动染料,\"等攒够钱,送你去教会学堂念洋文。\"

    突然,巷口传来急促的铜铃声。三个戴瓜皮帽的衙役踹开木门,领头的师爷抖开一卷文书:\"奉湖广总督令,查禁反清刊物!\"

    阿福看见父亲的后背瞬间绷直。染缸底部暗格里,藏着刚从日本运来的《民报》。当衙役掀翻第三口染缸时,暗格里的油墨味已经弥漫开来。

    \"快跑!\"父亲将阿福推进后巷,自己却扑向准备鸣锣的衙役。少年在狂奔中听见染坊传来瓷器碎裂声,混着父亲最后的嘶吼:\"记住铁血十八星!\"

    第二章 江夏惊雷(1911年10月)

    三年后的武昌城飘着桂花香,十七岁的阿福攥着《大江报》在长街狂奔。新军工程营的枪声惊起成群的灰鸽,他看见熊秉坤带着起义军冲进楚望台军械库,左轮手枪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卖报!武昌首义成功!\"阿福的喊声被马蹄声淹没。他摸着腰间油布包裹的物件——这是父亲生前缝在棉袄里的铁血旗样稿,十八颗黄星围成的圆环里,藏着个\"汉\"字。

    深夜,当阿福摸到文学社秘密据点时,却见清军正将染坊付之一炬。火光中,新军测绘学堂的学生们正在分发臂章,白布上墨迹未干的\"十八星\"被血染得斑驳。

    \"接着!\"暗处飞来半块带血的银元,阿福认出这是父亲常把玩的洪门信物。他接住银元的瞬间,子弹擦着耳畔飞过。

    第三章 汉阳烽烟(1911年11月)

    汉阳铁厂的烟囱喷着黑烟,二十岁的赵铁柱抡锤砸向通红的铁块。火星溅到军服袖章上,烧出个\"鄂\"字。自从被强征入兵工厂,他每天要锻造三百根步枪撞针。

    \"铁柱哥,湖南来信了!\"学徒阿贵递来沾着机油的《湘江评论》,头版印着焦达峰都督的照片,背景正是铁血十八